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2025北京文化论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平行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025-09-23
分享:
 

        9月23日下午,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紫金厅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电影局联合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四川省电影局共同承办。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规划财务司、发展研究中心、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全国其他省市宣传系统领导出席论坛。

        平行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周逵主持,聚焦视听产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设有嘉宾演讲、创作交流和圆桌对话三大环节,汇聚了来自中国、南苏丹、沙特、阿根廷、土耳其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行业领军人物、视听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视听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

        在嘉宾演讲环节,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以“影游融合 跨界破圈,打造新质文化生产力”为题,深入剖析了影游融合的发展趋势。他认为,“融合时代”下,“影游融合”“动游融合”成为创新性强、产业潜力巨大的趋势,中国影视动漫文化产业需接受挑战,持续创新。

        阿拉伯广播联盟秘书长阿卜杜拉希姆·苏莱曼分享了“中阿视听领域合作:为促进中阿人民文化交流构建共同愿景”的实践与思考。他认为,媒体,尤其是视听媒体,是促进中阿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平等而理性的文化对话是推动中阿人民走向进步的重要动力。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主席费尔南多·胡安·利马则就“全球影视合拍合作新范式:跨文化叙事与市场共赢”分享了国际合作经验。他认为,必须找到合作的方式,共同为电影、电视和各类平台创作视听内容。可以寻找一种共同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同时又不丢失各自的本土特质。

        小红书副总裁许磊探讨了“AI时代的新大众文艺融合破圈”,表示新媒体平台正在重塑内容创作生态。他认为,因为AI需要的不仅是数据,更是人性。人文训练如同为AI安装“价值罗盘”,确保它在表达中传递善意,在交互中体现尊重。

        沙特东桥投资基金CEO阿尔盖斯·穆罕默德·苏德·M从资本视角分析了“中阿文化产业融合破圈之路”。他认为,文化交流不仅仅关乎理解,它更是构建经济交流蓬勃发展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振华则直面“泛流量时代影视创作的审美边界”这一行业关切。他认为,于创作者而言,不仅要讨论作品如何对话流量时代,更要讨论创作者如何对话自己。

        平行论坛期间举行了中关村题材电视剧《流金》项目启动仪式。中宣部文艺局局长陈名杰,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冯胜勇,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齐慧超,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曾映雪,稻草熊影业创始人刘小枫共同出席《流金》启动仪式。该剧由北京市广电局策划,联合海淀区共同指导,完美世界影视和稻草熊影业联合出品,梁振华教授担任编剧,知名导演惠楷栋执导,将以影视艺术形式展现中关村一代代中国人奋力拼搏的创新精神。

        在创作交流环节,《归队》《冬去春来》《小芳出嫁》等三部“北京大视听”重点作品的主创团队分享了创作心得。《归队》导演臧溪川、主演胡军和李乃文分享了如何运用当代视听手段还原历史精神;《冬去春来》出品人邹文和演员王彦霖分享了城市变迁中的百姓故事;《小芳出嫁》主演颖儿、范明分享了以轻喜剧笔触刻画当代婚恋观的创作体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冷凇与北京大学教授邱章红、虎鲸文娱数字化制作负责人许佳、快手星芒短剧负责人张兰兰、土耳其Fikrigun影视公司创始人布尔汗·居恩等嘉宾,围绕“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下的网络视听生态”展开对话讨论。专家们认为,AI技术正在重塑视听产业全链条,但需要同步建立规范体系,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次论坛通过深入探讨视听产业与新技术融合发展路径,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促进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