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健康科普视听“圆桌对话”:凝聚跨界共识,共启科普新篇
2025-05-26
分享:
 

图片


5月22日下午,第五届中国(北京)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视域无界·健康无疆”健康科普主题研讨在京成功举行。


图片

*圆桌对话环节丨图源/现场采集


本次研讨聚焦健康科普与视听传播的深度融合,其中,以“视听创新赋能健康科普,对话视听技术与科普传播的融合之道”为主题的两轮圆桌对话,成为活动焦点,汇聚医学、传媒、科技等领域专家,共探健康科普新路径。

首轮圆桌对话围绕“多维视角下的健康科普实践与创新”展开。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科普视听宣传委员会会长孙苏川表示,委员会作为视听科普领域的专业机构,将以国家卫健委“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和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科普”计划为指引,通过在广电会展举办健康科普主题研讨、审核推广健康科普微短剧等方式,构建高质量健康科普生态。


图片

*孙苏川会长现场分享丨图源/现场采集


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分享纸媒转型经验时提到,在健康科普内容从文字向视听转化中,需突破叙事方式与技术应用的瓶颈,通过故事化表达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例如将复杂的医学原理融入生动案例,增强内容吸引力。


图片

*尹传红社长现场分享|图源/现场采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陈红谈到,“中医理论深入人心,小儿推拿作为中医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效、简、易、廉的特点,在制作短视频时要注意尽量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相关知识点,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受益。”同时,他以《医疗机构小儿推拿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短视频及时辟谣网络伪科学信息。


图片

*陈红主任现场分享丨图源/现场采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白睿峰从临床一线需求出发,呼吁聚焦急危重症救治、慢病管理等内容创作,利用VR急救训练系统、手术直播等视听技术,构建“认知-体验-传播”的科普闭环,推动公众从知识接收者向科普共建者转变。


图片

*白睿峰医生现场分享丨图源/现场采集


第二轮圆桌对话以“视听艺术与前沿技术驱动的健康科普升级”为核心,碰撞出创新火花。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田艳涛表示,“在我看来,说好话,写好字,就是最好的科普生产力。”在肿瘤防治科普短视频创作中,他摒弃晦涩术语,用“说好话”架起沟通桥梁;用“写好字”设计文案,总结要点。这也是其224万粉丝账号的爆款创作密码,打破了专业医学知识与大众之间的壁垒。同时,他强调以数据洞察用户需求,结合热点话题,用“医生+朋友”的双重身份增强粉丝粘性。


图片

*田艳涛主任现场分享丨图源/现场采集


中央新影集团北京科影发现纪实传媒医学纪录片制片人、总导演石岚分享了纪录片科普创作心得。她介绍,通过权威平台传播、顶尖专家背书、真实故事叙事以及AR、数字人等新技术应用,让医学纪录片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未来将采用融媒体思维,将纪录片拆解为短视频片段,适配不同传播平台,实现健康知识深度传播与广泛覆盖。


图片

*石岚导演现场分享|图源/现场采集


北京泽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刘德恒从企业视角出发,展示了AI智能交互、VR沉浸体验、数字人科普等前沿技术在健康科普中的应用场景,同时透露“泽桥科普”账号通过专业内容把控、多元形式传播和合规商业合作,实现科普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赢的创新模式。


图片

*刘德恒董事现场分享丨图源/现场采集


此次圆桌对话不仅展现了健康科普在视听技术赋能下的多元实践成果,更为行业提供了前瞻性发展思路。从行业引领到一线实践,从艺术创作到技术创新,各方达成共识:唯有持续推动视听技术与健康科普深度融合,创新传播形式与内容,才能让健康知识更好地惠及大众,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