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北京大视听丨《诗约万里》第三季: 万里相约 用诗歌对话世界
2024-08-07
分享:
 

纪录片《诗约万里》第三季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制作,于2024年在央视频及CGTN英、西、法、阿、俄语频道同步首播。全片继续秉承“当故事遇见诗”的创作理念和风格,邀请9位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嘉宾讲述人生故事,分享诗歌带来的感动。纪录片以诗为媒、以文通心,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诠释了人类的共同心声,让观众在美好的诗意中,与世界相携,感受温暖与共鸣。

图片1.png

一、 诗以载道 诠释人类永恒命题

古往今来,伟大的诗歌总能超越文化和时空的局限,带来广泛的共鸣。之所以如此,在于诗歌常常探讨人类的永恒命题。《诗约万里》第三季再次以“诗”为载体,将之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钥匙”,深入诠释了家的含义、生命的意义以及梦想的价值。第一集《家》聚焦塞内加尔说唱歌手比格·马侯、阿根廷诗人芥末、土耳其驻华大使伊斯梅尔·哈克·穆萨,从他们的经历中解读家的多样定义;第二集《生命》走近叙利亚演员阿比尔·比塔、中国诗人翟永明、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展示不同境遇中生命迸发的热情和力量;第三集《梦想》对话俄罗斯诗人伊琳娜·丘特诺娃、中国盲人钢琴演奏者牟行水、伊朗驻华大使巴赫蒂亚尔,讲述诗歌连接的多彩梦想。拍摄中,创作团队到访北京、成都、泉州、厦门、叙利亚、塞内加尔,在讲述人物故事的同时,用贴近他们人生成色的诗歌作品引发共情,生动阐释家、生命、梦想——人类的永恒命题,使纪实影像和文学艺术相互辉映、完美融合,传情载道、荡涤心灵。

图片2.png

二、 诗化叙事 赋予故事诗情诗韵

诗歌以“实”务“虚”、以“具体”说“抽象”,描绘的是精神世界的神韵。在诗的加持下,《诗约万里》第三季打破纯粹纪实的具体人物故事,而是把握人类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进行深刻的言说。《家》一集中,塞内加尔歌手比格·马侯因为贫穷、迷茫踏上偷渡的路途,经历“蛇头”的欺骗、同伴的死去后,他幡然醒悟,决定回到家乡重建生活。对他来说,家是与父母亲人、与祖国的血脉连接。《生命》中,诗人翟永明从识字开始就爱上了诗歌创作,几十年来,她用诗歌填充生命旅程,不断拓宽在诗歌领域的边界。对她来说,有限的生命足以审视历史、追问当下、思考永恒。《梦想》中,盲人少年牟行水天生眼盲,却在音乐中找到光亮,他用手感受盲谱上凹凸的音符,用心哼唱跳跃的旋律。对他来说,梦想是经过修炼发出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纪录片弱化第三者视角的故事化讲述,从头至尾让主人公出镜以第一人称自述,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语速,真实展现每个人的精神内核之余,更加鲜明地凸显了家、生命、梦想在不同个体身上呈现的多元样貌,使永恒的主题从抽象变得具象、可视、可感,与诗的“语言”不谋而合。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为每个主人公设计了读诗环节,无论是阿根廷诗人在北京街头朗读《再次在北京》,还是叙利亚女演员在城市废墟上朗读《此时此地》,抑或是伊朗驻华大使在春日朗读《春风的气息》……他们的故事与诗歌、环境、配乐融为一体,让普通的日常、平凡的生活流露出诗情诗意,在韵律和节奏里,与观众达成相互理解和情感共鸣。

图片3.png

三、诗性风格 融通四海和合大同

除了将人物故事“诗化”外,纪录片在整体风格的把控上也极具“诗性”,用写意的镜头、深刻的意象、优美的转场,实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家》一集,塞内加尔歌手比格·马侯娓娓道来自己的偷渡经历,从达喀尔到意大利,路途遥远、险境重重,纪录片以大量的沙漠、大海空镜以及比格艰难跋涉、祷告的镜头再现偷渡的艰难历程,借助自然意象的荒芜感揭示人物的心路历程。《命运》一集中,叙利亚女演员阿比尔·比塔在没有观众的舞台上演出,在阿勒颇残破的建筑废墟上扮演卓别林跳舞,平静的画面和她徐徐地讲述之下,压抑着战争带来的苦难,这种巨大的反差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吸入的是硝烟,呼出的是希望”,影像的诗性表达瞬间传达出现实意义,撼动着观众的思维和感官。主持人梦桐作为倾听者,穿插游走于故事之间,她以精炼而富有韵味的导语、舒展的节奏将情、景、理熔于一炉,增添了全片的隽永基调,使纪录片呈现出诗歌般的严整韵律和美学境界,散发出诗意之美。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跨越语言、文化的诗性影像中,《诗约万里》第三季打破认知隔阂,与观众完成了一次走心的交流,因诗“入境”,人们关于家、生命、梦想的共同理想消弭误解、形成共识,得以升华为携手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图片4.png

该片制作播出时,辅以短视频、线上征集活动、直播等多样态呈现方式,同步在全球7个点位、5个平台开启24小时直播,在长久性、陪伴性的场景中营造共同的语义空间。截至2024年2月,作品相关报道全球阅读量累计7.3亿,视频观看量累计1.3亿。新华社、《光明日报》等176家国内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相关报道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70个国家和地区共2308家海外主流网络媒体转载,成就了中国纪录片出海“破圈”的一次崭新实践。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