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举办“送专家到企业”抖音专场网络微短剧创作培训。本次培训会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承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执行主编、高级编辑李跃森,体坛周报副总编辑、中国电视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蓉2位专家主讲。抖音微短剧内容创作、审核、安全团队,点众科技,中文在线等相关创作及管理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是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充分发挥首都专家资源优势,引领创作方向,推动“北京大视听”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是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跟踪企业发展动态,凝聚行业共识和力量的重要工作。培训针对网络微短剧题材单一、内容低俗、播出不规范等问题,聚焦网络文艺提质发展,精心策划和安排课程内容。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执行主编、高级编辑李跃森就网络微短剧在内容创作、立项备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通过多个鲜活案例分析,为大家讲授各题材类型创作的提质方法。并对在场学员提出的在创作环节与备案环节遇到的具体问题,一一解答,讲授方法,规避误区。李跃森老师指出,创作者一方面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平衡“爽感”与“美感”,为人民群众提供弘扬真善美、增添正能量的优质网络微短剧。另一方面,要突破套路化、避免同质化、追求精品化,在坚守底线的同时,更要关注远方的“地平线”,以“扎实创作”替代“噱头创作”,以“匠心打磨”替代“哗众取宠”,意存高远、破题创新。
体坛周报副总编辑、中国电视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蓉立足审查体系现状以及管理政策的新变化,对网络微短剧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启精品化升级进行分析。周蓉老师强调,精品化创作要牢牢把握两个中心,一是以时代和主流价值趋向为中心,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关涉着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要建立健康生态,拒绝短视行为;二是以优质创作者为中心,抖音作为网络微短剧生产和传播的头部平台,有责任强化优质创作者的职业使命感,带领创作者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坚持导向为先、内容为王、受众为本,倾力创新创作出兼具主流价值,满足市场需求,收获爆款声量网络微短剧精品。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始终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中的原则,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通过“送专家到企业”活动,同抖音沟通需求、解决难题,为抖音网络微短剧创作和平台管理进行专题培训指导。引导、督促文艺工作者要有热血,创作出更丰富多元、更创意纷呈的网络视听作品,不断优化商业模式;要有担当,牢记作品要反映普通百姓关切,抒发普通百姓喜怒哀乐,引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要有定力,避免盲目跟风、急于求成、粗制滥造等无序生产问题,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一次性流量热度;要有智慧,以品质短剧、口碑短剧掌握行业话语权,用匠心内容赢得观众的真正掌声,争做引领主流网络视听内容创作和良好行业风气的排头兵。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将继续对网络微短剧进行重点跟踪、指导和扶持,力争有更多精品力作在北京涌现。
学员们表示这次专场培训内容丰富、收获良多,课后一定吸收好专家授课内容,学以致用,深耕内容,进一步激发精品创作活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出剧本出色、制作精良、价值正向的优秀网络微短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