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强化理论武装 聚焦职业道德——2022“文艺两新”职业道德建设在线培训圆满结业
2022-06-03
分享:
 

5月31日晚,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协办的2022年度“文艺两新”职业道德建设在线培训圆满结业。


强化理论武装 聚焦职业道德——2022“文艺两新”职业道德建设在线培训圆满结业1


此次培训紧扣“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首都文艺行业生态。

此次培训面向北京市文联主管的文艺类社会组织和所属文艺家协会的新文艺群体会员,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申请立项的电视剧项目所涉及的创作人员和拍摄制作人员,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会员单位从业人员及其他对此培训内容感兴趣的人员,侧重文娱领域治理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紧扣当前影视行业文艺热点现象和热点问题,加强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强化理论武装 聚焦职业道德——2022“文艺两新”职业道德建设在线培训圆满结业2.png

强化理论武装 聚焦职业道德——2022“文艺两新”职业道德建设在线培训圆满结业3.png

强化理论武装 聚焦职业道德——2022“文艺两新”职业道德建设在线培训圆满结业4.png

强化理论武装 聚焦职业道德——2022“文艺两新”职业道德建设在线培训圆满结业5.png


此次培训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加强政治引领,引导文艺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作为一名文化文艺工作者,首要是听党话、跟党走,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推动文艺事业健康发展。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秦德占教授以《深悟百年成就 开创美好未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题作首场辅导报告,从“我们党为什么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如何把握新《决议》的时代背景”“如何把握百年奋斗的成就和意义”“如何把握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讲座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深入浅出,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聚焦职业道德,注重文艺工作者道德素养提升。文艺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将对社会风尚产生广泛的影响。培训班邀请到中国文联全委、北京剧协副主席李伯男以《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中的“人学”精神》为题展开讲座。他结合自己在新时代话剧、影视创作中,集中表现抗疫、重大工程建设等现实题材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如何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超越,不断进行“接地气、聚人气、引风气”的实践,还畅谈了自身近年来的创作实践体会和收获。最后,与学员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互动答疑,解答了大家在创作生产中的困惑和问题,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坚守艺术初心和使命,追求德艺双馨,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强调精品创作,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在课程内容上,专家教授们既有理论深度讲解,同时紧密结合当前行业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关注当前影视行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和思考。培训班邀请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王一川作《从〈人世间〉的热播看中国式的现实主义文艺范式》专题辅导。他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相通点和结合点”“现实主义文艺与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现代中国文艺中的现实主义”“当代中国文艺场中的《人世间》”“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美学范式的特征”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人世间》的成功创作经验对当前和今后各文艺门类叙事类文艺创作将起到有力的示范作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作《近年来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发展状况分析》专题辅导。她从“题材类型和表现内容”“文娱环境的多重变化与重大主题创作的全流程保驾护航”“当下受众趣味与审美趋向分析”“创作美学的已有新意与可能空间”“挑战与不足”五个方面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山海情》《长津湖》《革命者》《功勋》等重大主题影视创作进行了深度分析,给出了精品影视创作的思路和建议。

本次在线培训共有2000余人次参训。通过培训,积极引导首都“两新”文艺工作者崇德尚艺、凝心聚力、担当作为,推进新时代首都文艺创新发展。直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课程精彩,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大家深刻感悟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始终不渝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体会了当前文艺工作者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和迫切要求,感受了新时代精品文艺创作的宝贵实践体会和经验。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站位,提升艺德修养,努力创作文艺精品,为繁荣首都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本阶段线上培训结束后,培训班还将视疫情情况,择期安排1天实地培训,进行现场教学。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