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新视听聚焦首都社会基层治理 创精品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制度——北京市广电局召开《接诉即办》专题节目创新创优研讨会
2020-11-10
分享:
 

2019年以来,北京市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建立以“12345”市民热线为主渠道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接诉即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探索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模式,组织多媒体平台推出新闻纪实性专题节目《接诉即办》,至今已播123期。

为持续支持办好《接诉即办》节目,梳理总结阶段经验,促进节目提质增效,深入宣推新时代基层治理“北京方案”,11月5日,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同志主持召开《接诉即办》专题节目创新创优研讨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建华同志,局二级巡视员卢辉同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新闻处滕勇处长,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王宁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总编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等5位专家为节目创新创优建言献策;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张庆主任和《接诉即办》节目组汇报了节目策划制作播出情况、下步工作思路和面临瓶颈难题。局办公室、宣传管理处负责人和相关同志参加会议。

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从节目的类型分析、立意站位、内涵表达、品牌定位、融合传播、选题策略、规划设计、创新方向等方面,为做强做优《接诉即办》节目,提出了切实可行、务实创新的思路招法和创意建议。

会上,杨烁同志讲到,“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等务实硬性举措,已经成为北京聚焦基层社会,精准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接诉即办》节目发挥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和宣传引领职能,紧贴首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推出扬正气、接地气、暖人心、强导向的系列新闻纪实报道,有效展现了全市落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成效,增强了首都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升了首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杨烁同志对推进《接诉即办》节目创新创优,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要守正创新,关注大事要事难事。《接诉即办》充分体现了党的新闻媒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节目要把握好当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着眼“12345”热线反馈的民生“小事”,也要着眼大局,找到“国计”大事和民生“小事”的结合点,提升媒体内容的整体品位,拓展媒体内容制作的深度和空间,培养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和公共意识。二是要鲜明基调,体现共建共治共享。《接诉即办》是一档民生服务与媒体监督相结合的新闻节目,要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作到不缺席、不缺位,搭建政府和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服务改革作为节目内涵核心。节目大多选题都是百姓关心的难点问题,要敢啃硬骨头、越险越向前,在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点问题中,弘扬社会正气,彰显政府作为,引导公众舆论,赢得百姓口碑。三是要打造品牌,保证常新常热常红。《接诉即办》节目从策划到播出,近一年来赢得了社会认可、各级肯定,但从长远发展、立意格局、风格形态、选题设置、基层配合、规划构架等方面,还有创新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要认真总结前123期节目的长处和短处,研究把握新视听节目创新的规律性特点,更好地发挥媒体参与社会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要争取多方力量支持,协同相关部门用好政策杠杆,激励基层组织主动配合;协调区级融媒资源,共同选题采访录制;创立专家团和基层信息员队伍,广泛动员、群策群力,解决品质提升和录制难题,共同参与城市治理。要统筹资源融媒传播,开发合作伙伴,构建宣推矩阵,发挥中短视频优势,推出形态多样、短小精致、便于分享的融媒体产品。要稳扎稳打做好策划制作,力争办成具有改革示范性的品牌栏目,要继续发挥好优势,保持特色,选题要优中选优,制作要精益求精,更有品味地讲好民生故事,汇聚社会正能量,让百姓的心头事真正得到解决,进一步提高节目美誉度和群众满意率。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