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从 “AI 对话吴承恩”到“经络世界探险” 文化根脉点燃动画“故事力”新引擎
2025-09-30 来源:
分享:
 

         9月27 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广电局、西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5北京动画周进入到活动的第三天。当天上午,主题为“故事力:动画编剧的创造力与方法”的动画编剧与策划精品创作论坛 ,在北京展览馆 7 号馆会议厅召开。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家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著名编剧姚忠礼,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动漫策划专业主任葛竞,知名绘本作者熊亮,中国动漫集团创作策划中心主任宋磊,方剧场创始人、现代舞及儿童剧场编导方雅璇,等业界专家齐聚一堂,从文化传承、技术融合、创作初心等维度,共探中国动画 “故事力” 的提升路径与未来方向。

图片 1.png

政策领航:锚定内容根本,构建原创生态

        论坛开篇,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张苏立足行业发展全局,强调 “故事力”是动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他指出,当前国产动画虽呈现多元成熟的发展态势,但仍需警惕 “重技术轻内容、重流量轻价值”的倾向,编剧需深耕叙事基本功,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打造兼具逻辑性、完整性与文学性的剧本。针对行业痛点,张苏提出三点方向:一是尊重故事规律,夯实内容创作根基;二是守护创作初心,通过版权保护机制、编剧信用体系建设及原创项目扶持,为创作者保驾护航;三是拥抱时代变革,在善用 AI、虚拟预演等新技术的同时,坚守“内容为核、思想为魂”的创作本质。

图片 2.png

        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部长张晓家则结合西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出动画创作的“西城思路”。他表示,西城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拥有宣南文化、京味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期待动画编剧从胡同街巷、文化地标中汲取灵感,将历史记忆转化为有温度的动画故事。同时,西城将依托 “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等创意孵化平台及众多数字科技企业资源,为动画创作提供技术支撑与孵化平台,并通过最新发布的“文化产业十条”政策,优化产业生态,助力优质动画 IP 从创意走向市场,既讲好有厚度的传统文化故事,也打造有锐度的创新表达作品,为大众提供优质精神食粮。

跨界碰撞:传统与科技交融,文学与动画共生

        在主题分享环节,业界专家们围绕“故事力”展开多维度解读,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文学与技术的思想碰撞。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编剧姚忠礼以《当吴承恩遇见 AI》为题,通过梳理《西游记》从戏曲到动画、再到 AI 改编的历程,揭示经典 IP 的 “动态传承” 逻辑。 姚忠礼特别强调,“好曲子不唱三遍”,经典改编需避免重复消耗,应在传承文化基因的同时,为每个时代创作出新的 “故事旋律”。

图片 3.png

        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则从儿童文学视角,分享了长篇小说《胡同也有小时候》的创作经验,为动画编剧提供“从生活中挖故事”的实践样本。周敏建议动画编剧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在虚构叙事中融入真实的生活肌理,让故事既有文化厚度,又有烟火温度。

实践探索:守初心练匠心,拓边界创精品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葛竞以“初心与匠心”为核心,结合《直立象传说》《长安三万里》等案例,解析动画编剧的 “双心法则”。葛竞认为,“初心”是创作的情感动力,而“匠心”则是将情感转化为观众可感知的叙事技巧,例如《长安三万里》通过具象化的动画语言复现了唐诗中的意境。葛竞强调,编剧需始终追问 “为什么创作”“为谁创作”,在打磨人物弧光、情节节奏的同时,保持对观众情感需求的敬畏。

图片 4.png

        知名作家熊亮则聚焦“故事的可能性”,提出 “创作源于生活,而非专业” 的观点。熊亮以《游侠小木客》《失眠水獭》等绘本作品为例,说明好故事不必依赖传统元素堆砌,而应扎根当下生活。

图片 5.png

        中国动漫集团创作策划中心主任宋磊带来 “用动漫讲好中医药故事”的实践案例 ——《“灸童” 之小身体大世界》。这部以北宋针灸铜人衍生形象“灸童”为主角的动画,创新性地将《黄帝内经》中 “人体即世界”的理念可视化,通过“灸童”带少年“童九” 进入经络世界,探索穴位奥秘、对抗“邪兽”的故事,科普中医药知识。宋磊介绍,动画特意设计“不消灭邪兽,而是让其无害化”的情节,呼应中医药“平衡”的核心思想,既保证故事的趣味性,又传递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动画“活化”非遗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图片 6.png

此次论坛由北京化工大学艺术与设计系副主任蒋蕊担任主持,活动通过政策指引、理论探讨与实践分享,全方位解构了动画 “故事力” 的内涵与构建方法。故事是动画的灵魂,而编剧则是灵魂的铸造师。未来,随着创作者对内容本质的坚守、对技术创新的善用、对文化资源的深耕,中国动画有望创作出更多兼具思想深度、艺术高度与市场热度的精品力作,在全球动画舞台上讲好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