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期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以“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为主题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爱奇艺、优酷、抖音、快手、微博、百度好看视频等全市重点网络视听平台资源优势,把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动搬到“云端”,让广大市民在居家过节期间依然能够感受浓浓的端午气氛。
网络直播“粽” 体验节日韵味
6月3日,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指导下,快手推出“欣活送福瑞”大型线上文化直播活动。直播活动分为云游赏颐和园,在专家带领下趣话历史,用脚步丈量宫殿;体验端午传统活动;慢赏北京仲夏良辰,邀请专家云导游京城,讲述对端午安康的寄托等环节,总观看人次超过1300万人次,直播互动累计人次约200万。6月2日至3日,爱奇艺、优酷、抖音、微博直播“龙腾虎跃”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相关直播观看量超797.6万人次。
拍摄身边的端午故事 短视频播放量30亿人次
端午节期间,抖音发起“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短视频征集活动,鼓励网民通过短视频记录分享家乡过端午的风俗习惯,征集原创短视频超过1000条,累计播放量超5.6亿人次。端午期间,抖音还推出“花式过端午”“端午快乐”“端午寻味”等话题活动,分享端午节文化、假日趣事、花式包粽子等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20亿人次。
快手在站内发起系列主题征集活动。6月1日上线发起#“粽”享端午#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邀请用户分享自己的端午美好时刻,弘扬端午节传统文化及习俗,活动征集作品超3700条,播放量4亿人次。快手还特别推出端午风俗翻翻看活动,精选集纳15种各地代表性的端午节风俗习惯,展示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地方特色。活动采用统一的卡牌样式,直观展示每类风俗的名称,用户点击卡牌后,可以自动跳转到对应的视频板块,去探寻节日背后的意义和习俗的演变。
百度好看视频邀请端内作者制作发布端午美食、端午习俗等相关主题视频,展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微博联动30余个文博账号,结合节日特色制作端午创意视频,为网友介绍传统佳节的发展脉络。
端午线上追“剧” 来抖音看北京大戏
6月2日起,抖音联合中国文促会戏曲文化专业委员会推出“大戏看北京 云端演出周”活动,邀请12家院团演出机构,连续10天为网友送上精彩演出。展播种类覆盖京剧、昆曲、黄梅戏、越剧、曲剧、评剧等多个剧种,共计79个剧目、81场演出。仅在端午小长假三天,展播剧目就达30个。
随着线上演出形式的发展,网络直播间成为传统戏曲的“第二剧场”。在不少地方线下演出暂未恢复的背景下,“大戏看北京 云端演出周”通过优秀剧目轮番线上展演,方便大家感受京味文化、丰富假期生活,同时也为传承传统戏曲文化再添一把火。
漫步专区 精品节目连连看
端午节期间,爱奇艺推出“悠悠爱国心 赤诚传千古”“文脉颂中华 雅韵永留芳”“粽情迎端午 巧手绣香囊”“防护不放松 安康过端午”四大专区,集纳站内优质的影视作品和短视频资源,在爱奇艺各端首页首屏重要位置进行推荐。优酷在各端首页首屏推出“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专区,聚合推出数十部优秀节目。
快手积极在站内营造节日氛围,6月1日至6月5日,用户搜索关键词“端午”,可直接进入端午节主题聚合页。聚合页集中呈现端午节站内活动、节日知识、节假安排等内容。快手还推出上线“‘粽’享端午”专属H5,集中展现端午系列主题混剪短片、端午风俗翻翻看、甜咸粽子大对决等内容。
社交平台联动主流媒体 发起端午话题互动
端午节期间,微博充分发挥传播属性,强化端午节相关内容的传播、互动和引导,联动@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账号积极宣传正能量。#端午安康##端午祝福##端午习俗##挂艾草##赛龙舟##五彩绳#等30余个端午节相关媒体核心话题登上热搜榜单,阅读量超27亿人次,讨论量超390万人次。
其中,微博联合@人民网发起#我的端午仪式感#话题活动,联动微博各领域大V共同分享,话题阅读量1.1亿人次、原创参与人数近11万,话题最高达热搜榜第25位。@微博媒体发起#我家的端午节习俗#主题活动,联动@新华社、@央视网、@新京报等百余家媒体账号共同参与话题互动,阅读量超5530万人次。通过议题设置等引导,针对网友热议的“甜咸粽之争”“端午安康还是端午快乐”进行延伸讨论,@央视新闻、@国是直通车等发起投票,参与人数超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