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移动端 > 媒体聚焦 > 品牌活动 > 中国纪录片大会
一路百年,百年一路——北京纪实影像周纪录片提案《一路百年》回访
2021-10-13

这是一趟公交车的100年,也是一座城市的100年;这是中国人民的100年,更是中国共产党的100年。100年,一趟公交车几经变更,不变的却是方便人民出行;100年,一座城市饱经沧桑,却在崭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100年,中国人民从苦难中站起来,走进一个辉煌的时代;100年,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带给中国澎湃的东方力量。

一百年前,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出现了一种新鲜事物——铛铛车。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从这种因为在行驶过程中会发出清脆铃声的铛铛车开始,北京的公交车从无到有,从单机车到“大通道”,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至今已经“开”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在这100年间,北京公交的面貌在不断发展更新,人民的生活也朝着日益美好不断前行,而国家也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

1路,北京最早的一条公交线路,于1921年开始规划并建设,当时还是有轨电车,线路全长七公里多。在历经一个世纪的变化更迭后,这条线路如今已经成为北京最繁忙的公交线路之一。这条如今横贯“神州第一街”——长安街的公交线路,不仅见证了北京公交的发展变迁,也见证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更见证了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发展历程。

一路百年,百年一路——北京纪实影像周纪录片提案《一路百年》回访图一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以“大1路”的百年演变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一路百年》正在如火如荼的拍摄过程中。这部纪录片的方案于2020年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期间被正式提出,并获得一等奖。时隔一年,这部纪录片如今怎样了?在这一年的时间中,主创团队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在推进的过程中,创作团队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北京纪实影像周组委会的小伙伴们近期对总导演邢川和制片人曲憬仪进行了回访,请他们为我们答疑解惑。

纪录片《一路百年》总导演邢川(资料图)

纪录片《一路百年》总导演邢川(资料图)

纪录片《一路百年》制片人曲憬仪(资料图)

纪录片《一路百年》制片人曲憬仪(资料图)

北京纪实影像周:

首先请二位向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一路百年》这部纪录片。

邢川:

北京长安街上有一条大家耳熟能详的公交线路——1路公交车。由于这趟公交车贯穿长安街东西,沿线经过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再加上它18米的超长车身,北京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1路公交车为“大1路”。

“大1路”每天搭载着数不清的市民百姓,也搭载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游人。很多人都知道北京这条最著名的公交线路,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一百年前的1921年,北京开通了编号为1路的公共交通,那便是由国外引进的“铛铛车”。这是北京最早的公共交通,一百年来,“大1路”从无到有,行驶的线路几经变革和延伸,车窗外的“风景”也随着城市的成长、国家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大1路”穿越了百年的历史巷道,记录了北京城市道路、公交车、普通老百姓的百年人生图景;记录了国家从衰败走向富强的变迁史。

正是在这样的立意基础上,也是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大背景下,我们策划了大型纪录片《一路百年》。通过讲述以“大1路”为主要线索的城市公共交通的变迁以及几代人的故事,来展现北京城市百年成长的历程和国家百年来的发展。

纪录片《一路百年》工作照(资料图)1

纪录片《一路百年》工作照(资料图)2

纪录片《一路百年》工作照(资料图)

北京纪实影像周:

《一路百年》通过“大1路”自1921年开始筹划以来的百年历史变迁,来呈现北京的百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那么主创团队是如何找到这个切入点的?这个切入点又有怎样的优势?

曲憬仪、邢川:

这一构思也非一时之功,主要源于主创团队之前对北京公共交通史的了解。之所以在建党百年这个契机下提出这个方案,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小切口,大主题。

第一,公共交通对一座城市的建设而言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我们从一百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它既关乎于不同时期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又反映了不同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样貌,甚至可以看到不同时期整个国家的生产水平和发展状况。可以说它是整个城市乃至国家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

第二,公共交通是服务于普罗大众的。因此,这样一个选题也让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不同时代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找出让观众产生共情的故事。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作品,今年的很多纪录片都以一种宏大叙事的方式来表现。但是,《一路百年》则会通过公交车这样一个小切口呈现百年的大主题,因此也是一种独辟蹊径的方式。

第三,“大1路”不仅是北京市民特别熟悉的一趟公交车,更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和代表性。北京最早的公交车(铛铛车)就是以1路命名,如今,它又行驶在“神州第一街”——长安街上。可以说它既是一趟公交车,又是一个精神符号和象征符号。所以我们给影片取名为《一路百年》,也有一语双关的意味。而这部作品的口号——“一路百年,一路向前”,也是希望通过“大1路”这个符号来表达我们想要传达的积极主题。

纪录片《一路百年》工作照(资料图)3

纪录片《一路百年》工作照(资料图)4

纪录片《一路百年》工作照(资料图)

北京纪实影像周:

“大1路”横贯北京中心,而且影片内容也横贯百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维度会不会给拍摄和制作造成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曲憬仪、邢川:

的确,我们在拍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实际的困难。

首先,就是我们这个项目在前期调研及后续涉及的北京单位众多,而“大1路”途经的很多地区在我们实际拍摄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很多问题。这一点上,我们特别感谢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的大力支持。

去年纪实周,我们在提案大会上做了这个项目的陈述,得到了一等奖。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个片子就作为“北京题材”纪录片从而受到了北京市广电局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纪实周的时候,北京市广电局发布了《关于支持北京纪录片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也就是“京九条”,杨烁局长对起草情况还进行了说明。我们就发现,“京九条”当中,第一条“抓好重点题材规划”、第三条“加大精品力作扶持奖励”,都恰好符合我们这个项目的特性。

今年2月,北京市广电局和首纪协,共同邀请了北京市档案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市交通委员会、市文物局、天安门地区管委会、CBD管理委员会、北京公交集团等有关单位,召开了一场策划会,和这些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坐在一起对项目的调研、拍摄实施进行了特别认真和详细的讨论,帮助我们和这些单位达成了共识,给我们这个项目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这其实也符合了“京九条”里提出的“构建赋能纪录片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内容。

另外,由于这个片子不同于一般的纪录片,是和建党百年、大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内容方面邀请北京城市交通专家、北京城市规划专家、北京党史及历史研究专家和纪录片行业资深专家对本片进行指导,经过与导演组的多次沟通研讨并审稿,确定了目前的五集内容。

在北京市广电局和首纪协的大力支持下,《一路百年》现在还获得了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2020年度剧本扶持、2021年度摄制与宣推扶持。同时,在北京广电局的推荐下,该片还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记录新时代”重点推荐项目,并入选“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并成为广电总局今年《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目录》作品之一。

所以,我们特别感谢北京市广电局、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的支持,帮助我们解决了特别多的实际困难。

第二,不同于其它影视剧作品,作为一部纪录片,我们无法通过大量的美术置景工作以及三维特效等手段,来完整地呈现出不同时期北京城的年代质感。但是纪录片却可以充分运用纪实影像和真实的原生素材。在这一点上,我们其实也是很幸运的。我们要拍摄的这百年间,刚好也是摄影技术从发明到大发展的一个时间段。

刚才说到的那场策划会之后,我们也通过相关单位,还有我们自己的一些渠道,找到了大量这类的内容。所以,我们得以将不同时期与我们主题相关的影像素材或照片、图像素材与再现拍摄和特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在《一路百年》里。这样,我们就得以将纪实影像与原生素材相结合,在不同的时空之中穿梭,这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手段。

2021年2月,北京市广电局  纪录片《一路百年》策划会(资料图)

2021年2月,北京市广电局

纪录片《一路百年》策划会(资料图)

北京纪实影像周:

影片会以什么为线索,对“大1路”的路线,以及百年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展开叙述?

邢川:

“大1路”是本片的一个叙事主体,但更代表着一种精神符号和象征符号。所以我们肯定要讲述“大1路”的故事,但是又不能只讲述“大1路”的故事。我们更关心的是由“大1路”投射出的不同时期的百姓生活、城市建设、国家发展等内容。因此,本片的叙事线索主要还是站在中国近代史的角度上将这一百年的时间分为从新中国成立前到如今的新时代等五个历史阶段来进行讲述,这也正是本片五集的分集逻辑。

北京纪实影像周:

影片涉及大量历史,在呈现方式上会不会给我们一些惊喜?

邢川:

除了刚才所说的纪实影像与原生素材相结合的方式之外。对于内容非常明确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我们还是想通过再现的方式来进行展现。但是有别于现在主流纪录片的实景再现,我们想呈现出一种更戏剧性和风格化的再现画面。这一点我们还是想保留一点“神秘感”,等片子在今年年底和大家见面的时候,请观众自行体会。


结语:

时光荏苒,百年风云变幻正如过眼云烟。

从南至北,大街小巷,“大1路”目睹着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出现,默默地观察着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静静地讲述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万千,是中国革命、国家民族命运转变、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历程最直接的经历者和无声的记录者。

以小见大、聚焦重点题材的《一路百年》所要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趟公交车线路的历史,更是京味文化底蕴的变迁史,是京城岁月跌宕起伏的蜕变史,是百年间国家民族的奋斗史。这是一部人民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史,更是千万人民共同参与、构建与抒写的丰厚历史篇章,是当下“四史学习”的生动案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之路的慷慨之歌,是人民共同献礼建党百年的精美礼物。

百年前开天辟地,百年后一路前行。

从肃穆的八宝山,千万革命烈士引领百年征程路;长安街之繁华熙攘尽显皇城气势壮丽辽阔,令人叹为观止;再到国贸商业区欣欣向荣,人民生活安康。一路公交车始终作为北京市民与京味文化的精神象征与历史传承,久久延续。

透过和总导演邢川、制片人曲憬仪的对话,我们感受到一部纪录片创作诞生的不易,也感受到北京市广电局对扶持纪录片创作的热忱与力度。这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市广电局不断发挥统筹规划与指导作用,通力沟通与大力帮助扶持,得以让这部“跨越百年”的纪录片顺利进行拍摄制作。

往后岁月,“大1路”还将继续奔行在神州第一街上,讲述着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中的日新月异;北京市广电局发布的“京九条”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默默地为北京纪录片发展“保驾护航”;北京纪录片人还将继续奋勇向前,以持久的创作激情,不断创作更多聚焦人民日常生活的优秀纪录片,助力抒写独一无二的北京故事。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联系电话:
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
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