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三季度,经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组织评选,确定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最美中轴线》为2021年第三季度北京市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作品通过“音乐追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的形式,带领观众感受不一样的北京城市文化,充分解读中轴线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引导观众去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创新表达。
有言道:“一条中轴线,半部中国史”。北京中轴线,是一条南至永定门,途经正阳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故宫、景山、万宁桥,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的轴线。中轴线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合,是一条国泰民安的安定之轴,守护着一城的安定和一国的永定。如何让观众深层次了解北京中轴线保护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成为主流媒体在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课题。北京卫视《最美中轴线》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北京城市特色,用脚步丈量中轴线的景点。通过嘉宾的视角,让观众近距离接触中轴线的古建筑和古文物,立足厚重历史内容展开生动叙述,从而告诉受众中轴线文化其实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如第一期节目来到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嘉宾团在公园里找到曾经都城的城墙,触碰近千年的岁月积淀,在潜移默化中科普中轴线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利于让年轻一代吸收、接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明。
如果说,彰显中轴线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是《最美中轴线》的内核,那么以音乐为传播载体则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栏目的突出特色。节目每期召集3位音乐人和1位文化大家组成“中轴拾音团”,多元嘉宾阵容一起为一个中轴线的景点及其周边景物进行为期两天的音乐采风,收集歌曲创作元素,并创作出一首代表歌曲。每期的最后,拾音团用音乐展演的形式讲述中轴线景点的故事,用9首歌曲串联起中轴线的点点滴滴,让古建筑焕发新生,为观众营造浸入式体验。节目通过为中轴线文化遗产创作歌曲的方式,搭建起与年轻观众对话的桥梁,用音乐唤醒传统文化活力,让文化能够以更自然、更真实的效果进行传播,独具现实意义。
音乐总是具有沁人心脾的力量,《最美中轴线》中的每一段动听的旋律,都联结着令人回味的历史故事,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如歌曲《钟鼓楼》以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唱出了钟鼓楼600年的岁月变迁;歌曲《直到时间的尽头》将古代建筑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具象呈现出太庙和社稷坛的庄严;《雨燕回正阳》则诉说了正阳门的变迁和北京雨燕的勇敢,有效传颂中轴线上的故事、文化和建筑。北京卫视《最美中轴线》以音乐为纽带构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潮盛宴,为700多年的中轴线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也为文化类音乐综艺的创作树立了优秀的范本、交出首都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时说,“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北京卫视《最美中轴线》通过节目的普及激发观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播中轴线文化,阐明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文化和社会意义,擦亮首都历史文化金名片,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贡献力量,展现出北京广播电视台作为首善媒体的文化自觉和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