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记录 美好生活”的时候,你会想起什么?
今年的北京纪实影像周以此为主题,甄选了50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高水平纪录片。
山川、河流、天空、大地……
人与人、人与人类社会、人与自然……
生活作为最多样的存在,总是给人提供观察的不同角度。我们却常常忘记帮助我们观察的那些东西也往往是生活的一部分。
当现代高精尖发展与时间长河相会,AI开始走入生活日常。一幅独特的人文画卷被掀起。
2012年以来,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尽管如此,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人工智能依然是实验室里的研究报告,但它已悄然走进田间地头,参与生死营救,探索未知的远方,向AI问候。
(《你好AI》剧照)
采访 77个人物,拍摄43个机构,拍摄经历四季达119天,足迹遍布 30+国内外城市,跨越亚、欧、美、非4个大洲,最低拍摄温度 – 40 度……
中国第一部8K全画幅变形宽银幕纪录片、中国第一部拍摄摩洛哥火星测试场智能机器人测试的纪录片、中国第一部由好莱坞一线摄影指导掌镜的纪录片……
《你好AI》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史上的多个“最”字。它用短小的篇幅撑起了伟大格局。
爱,是生命的支撑,是我们存在于AI的感受方式。时间永不停止,我们也从未停止过爱自己、爱他、爱动物、爱遗产、爱梦想,本片以十五位主人公的故事告诉你人工智能带给他们的改变和惊喜……
AI——历史与未来同行
《激活历史》一集中,武汉大学教授黄先锋有一个“秘密武器”,可以将箭扣长城一览无余......
30年前,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员们用镜头定格下无数个敦煌绝美的瞬间。今天,AI给700多个洞窟的记录工作换上“新装备“。
在AI的助力之下,历史被激活了!
(第2集《自然物语》片段)
面对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积淀,AI可以加入到无人机当中,为箭扣长城的修复提供全角度的图像采集、自动生成修补建议,为巍巍中华的历史名片拂去沧桑的断壁残垣;AI可以配合图像采集技术,与风沙的侵蚀、生物的破坏赛跑,记录着敦煌历史文物的每一帧当下、每一抹色彩;AI还可以收录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语言。科技不再是没有感情的冰冷物件,未来与历史不再是相对独立的存在,AI可以把人类的历史变成未来,可以把未来包装成历史。
AI——彰显科技的美感
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好奇宝宝,正是这个“不安分“的宝宝,把人类追到了外太空。
摩洛哥,地球上最接近火星地貌的地方。此刻,那里的火星基地里,有一个新款火星智能机器人静静等待考验。它由全球最大的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DFKI研制,登陆计划会成功吗?Phil博士是一名最近刚刚从NASA退休的行星物理学家,曾经参加过上百次NASA的发射。目前正在研究和开发行星开采、远程机器人AI操控等技术......中国天眼、美国SETI,地外文明的搜寻究竟有何进展?《火星计划》给大家解密。
《进化方舟》以AI助力霍金、王甲、医生郭伟的故事作为主线 ,跟踪当今黑科技最潮的计算机与神经科学的融合技术,展现了大脑直接控制机器的现实应用,探索生命的神秘,以人工智能帮助深陷病患的我们。
它还聚焦影视行业和自动驾驶两个领域,完整呈现AI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实现崭新的境界:在Intel studios灯光闪烁的巨大球形顶棚下,负责人迪亚哥静静的伫立,等待着新的挑战;格莱尔,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在幕布后凝视,场上将要发生的神奇一幕。;零下四十度的冰面上,人们在等待电动车电池突破“禁区”的一刻......
五集8k纪录片《你好 AI》以人工智能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为分集,从人工智能与人类发展关系的视角讲述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帮助与改变。
这不仅是一部科技进步的创造史,更是一场充满爱和温暖的旅程;这不仅是一部科技大片,更像是一部时间的烙印史,与生活紧密、与你我相连。
《你好AI》,你好“AI”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