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光辉接力:三代纪录片人漫谈纪实创作的传承与发展
8月23日下午,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主题论坛——光辉纪录:我和我的祖国在中华世纪坛剧场顺利举行。论坛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老中青三代纪录片创作者的视角,回顾了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纪实行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主持,邀请到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原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现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导演、制片人马志丹、三多堂传媒创作副总监朱允三位老中青纪录片人代表,以及字节跳动副总编辑、抖音执行总编辑王萌作为嘉宾出席,共同探讨纪录片是如何承担记录时代这一使命的。
先行者:老一辈纪录片人的家国情怀
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纪录片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制作出了大量经典纪录片,记载了新中国经历的点点滴滴,组成一部丰富、珍贵的“国家相册”。如在本次展览板块亮相的《新中国的诞生》,通过记录开国大典的历史盛况,展现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并最终获得胜利的喜悦,敏锐地捕捉到了新中国的崭新面貌和种种变化,并由此打开了新中国纪实影像发展的新时期。
作为老一辈纪录片人中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些激情岁月的亲历者,刘效礼回忆道,新中国成立时,自己年仅6岁,从对何为“电视”毫无概念,到经历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纪录片创造的黄金年代,有机会创作《望长城》这种开辟新的纪实风格的纪录片,“所有这一切都是新中国的恩惠,都是改革开放的恩惠。”刘效礼动情地说,“我很快就到80岁了,80岁的人肯定是老人,但70岁的新中国却正年轻”。
他表示,在自己这一代人看来,歌颂伟大祖国是永恒不变的创作主题。纵观他的代表作品,如《说凤阳》、《让历史告诉未来》、《望长城》、《毛泽东》,“记录新中国”始终都是当仁不让的主旋律。
探路者:承上启下的思考与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春天,纪录片行业也继续向黄金时代迈进。在这一时期,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纪实行业的创作环境不断得到优化,纪录片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论坛上,老中青三代纪录片人当仁不让的“C位”代表马志丹回忆起自己1989年初入纪录片行业的情景:“我们把《望长城》、《话说长江》用磁带机倒来倒去反复拉片来看,这样的影响是一代一代的。这种成长历程像扣子一样,一环扣着一环”。
她认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他们这一代创作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题材和更多维的灵感,他们的纪实镜头,对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进行了细致刻画,涌现出一大批包括《人在他乡》《追梦在路上》《我们的青春》《中国梦·创新动力》《四十年:美好生活》《青年强”中国强》等在内的经典作品。
无畏者:年青一代的勇气与创造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进而带动了纪录片产业的高速增长。据《2018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统计,中国纪录片产业规模在近十年增长了10倍有余。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时代对纪录片的需求日渐增多的同时,也对纪实创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年青一代纪录片人的代表,三多堂传媒创作副总监朱允说道:“我很感激自己降生在互联网时代,过去的前辈们在创作过程为了了解一手资料,需要拜访大量的专家,跑遍图书馆去看那些已经破旧的文本,付出的辛苦和时间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只要上网搜索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这加速了我们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指数级的增长速度、也是升维级别的改变。”
她表示,不同于前辈们作品中深刻的时代烙印,他们这一代人更喜欢用镜头去记录一切新鲜事物,创作更加大胆、自由,也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洒脱与随性。但无论身处于何种时代,内容永远是内容创作者最应最关注的部分。年青一代的纪录片人也会承接纪录片人坚韧做好内容的信念,把纪实内容做得更坚实,把纪录片的价值延续下去。
互联网时代的纪实影像传播探索
另外,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出现,纪实影像行业也迎来了史上最颠覆的冲击与思考。论坛上,字节跳动副总编辑、抖音执行总编辑王萌认为,在很多人看来,短视频网站似乎和“纪录片”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实际上,由于这些平台的基石是亿万用户自发上传的视频,因此这种从生活里来的影像,天生就带有着“记录”的DNA。短视频记录这种形式,实际上是拓宽了纪录片的外延,形成了更加广阔的纪实影像概念。
抖音的slogan是“记录美好生活”,它的出发点就是鼓励大家记录下自己身边的生活点滴。北京纪实影像周的主题之一就是“人人都是纪录片人”,这和抖音理念高度契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形式以及短视频平台为纪实影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它突破、扩展了传统视频创作中对于器材、时间、空间的限制,拿起手机,每个人都是一个纪录者。
纪录精神、家国情怀、勇于探索是纪录片人永远不变的内心和底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尝试与努力,中国纪录片走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在未来,它将继续作为祖国荣光的见证者,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主论坛上老中青三代纪录片人的真切对话,也带给现场观众深刻启发。
来自“2019年纪录片创作人员培训班”的陈女士表示,在主题论坛进行分享的老中青三代纪录片人,都是这个行业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发言使大众对纪录片行业有了脉络性的认识,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科普。
而陈女士在培训班的同学倪志强,作为一个从业25年的纪录片摄影师,在本次论坛上也收获了关于新时代的启发。倪志强说:“以前我们都觉得纪录片是要‘从上到下’由最专业的人去拍摄的。但在现今这个时代,随着抖音这种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兴起,纪录片已经走向大众。每一个人都可以记录生活,每一个都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们已经进入了整个中国的全民记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