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助力电视剧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视剧发展论坛北京论坛登场2018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
2018-10-11
分享:
 

2018北京电视剧交易会(秋季)的首场主题论坛——中国电视剧发展北京论坛于2018年10月1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以“继往开来再铸辉煌”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探索电视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起航之路。

本次秋季举办的中国电视剧发展北京论坛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首都影视发展智库、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CC-Smart新传智库联合承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戴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首都影视发展智库召集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所长李岚,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司若,首都影视发展智库特聘研究员陈锐、南开大学传播学系主任陈鹏,CC-Smart新传智库总经理李学民等领导专家出席。

 

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在致辞时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北京电视剧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国17223家电视制作机构中,北京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2017年北京生产的电视剧73部,3140集,占全国产量的23.2%。赵卫东提出,在新的历史时代,坚持质量为先、坚持守正创新、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是推动电视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在主题演讲中指出,电视剧是时代文艺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艺形式,中国电视剧在改革开放40年中取得的成就和电视剧的“写实性”这一最大内容特征是分不开的。中国电视剧题材60%以上都关注现实生活,历史与现实的精神呼应得到了观众的共鸣。他还指出了中国电视剧写实性的六种类型:即直面当代社会现实中的重大事件和决策,体现国家意志,表达人民心声,介入重大现实生活;以个人命运见证时代发展,讲述时代背景给普通人带来的变化和机遇;关注当下时代热点话题和情绪;用个人的青春理想书写国家情怀,同时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聚焦改革开放出现的新领域、新生活、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人文理念,新的价值成长;表现普通人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开掘平凡人的诗意生活。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40部经典电视剧发布”环节,尹鸿教授介总结了40年中电视剧发展的基本特征和精神气质,并代表首都影视发展智库发布了表现改革开放40年中最具时代特征的40部经典电视剧,解析了这些电视剧的审美特征,提炼了经典电视剧文化价值,指出了经典电视剧的创新特征与现实特征。

本届论坛上,陈锐研究员代表首都影视发展智库发布了《中国电视剧发展风向标报告(2018)》,从政策、作品、舆情、产业等方面系统梳理电视剧发展的成就和问题。陈锐研究员用数据分析了年度电视剧备案数量增加、收视下滑、网剧火爆、现实题材竞争力提升等特征,从受众舆情的角度分析了电视剧内容口碑和市场变化的趋势。陈锐认为在资本趋于理性的背景下,电视剧行业要更加重视成本控制,建设高质量的风控体系。

在主题演讲中,行业专家和业界精英为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分享智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所长李岚研究员强调了编剧在电视剧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提升剧本质量,既要有编剧自身的努力,也要有相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

浙江卫视副总监麻宝洲分析了省级卫视电视发展策略,探讨了“好剧”对频道的价值以及新媒体冲击下电视频道的变革趋势。

爱奇艺执行总编辑王兆楠先生在分析海量内容和观众有限时间的矛盾背景下,网络视听产业如何通过精品内容打动人心、赢得人心的方法。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编辑张丽娜女士提出了搜索剧集新模式的策略,分享了阿里大文娱的数字+内容融合驱动力的模式。

本次论坛还吸引了众多参加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的参展商、电视频道和互联网视频平台采购人员、编剧、导演、制片人等内专业人士和媒体记者参加。

此次论坛发布的《中国电视剧发展风向标报告(2018)》精华版本已在本公众号二条推送,如需完整报告请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后,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您的“姓名、单位、邮箱”,工作人员将按照先后顺序尽快发到您的邮箱。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