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精品关注
文艺精品|纪录片《大器》:透过国之重器看创新
2024-01-22
分享:
 

国之大者,必有重器。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赛恩奥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五集系列微纪录片《大器》,于2023年5月30日即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网首播。该纪录片通过直观、通俗的镜头语言,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的国家重大科学技术设施的科学原理、建设情况、现实应用等内容,讲述这些大国重器背后不为人知的科学故事与科学家精神,传播了科学思想,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为我国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一、聚焦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

纪录片选题重在有典型性。向全球展示中国科技成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有话语权。纪录片《大器》囊括了我国7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26种装置,根据应用领域及特点分为《觅境之足》《深空之眼》《生命之舟》《能量之光》《微观之钥》五集进行呈现。从海洋到深空,从宇宙到粒子,从宏观构造到微观研究,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中国科技创新取得卓越成就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该纪录片首集《觅境之足》聚焦于海空领域,介绍中国在深海、航空以及空间环境监测方面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航空遥感系统、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子午工程”等,展示中国如何用大科学装置来拓宽人类探索自然的边界。

二、通俗化表达,让大国重器“活”起来

不同于其他类型纪录片天然具备人物和故事,《大器》作为科教纪录片主动寻找结构的“主动脉”,把每集的主题具象为一个甲骨文字,从说文解字切入、阐释科学主题,找到了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形象的碰撞点,将“干涩”的专业内容转化成“骨干丰满”的可视影像。

《生命之舟》开篇镜头从“生”的甲骨文字入手,阐释“生”为生命,地球作为所有生命共同的母亲正在无私地为生命的永恒默默付出,探求她的运转机制,了解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对整体系统、生命生物生存的环境产生的影响,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去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球。随后,作品依次介绍了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系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等重大科学技术设施,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这些大国重器的重要使命和作用,中国科学家们正使用这些设施努力解析缤纷多彩的生命,用最大努力将这份生生不息传递下去。

三、轻量化制作,传播科学思想

《大器》系列微纪录片的传播旨在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深化公众对我国现有部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科学文化成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围绕提升传播力,《大器》没有采用传统科教纪录片的“鸿篇巨制”与“长篇大论”制作,而是主动遵循当前融媒产品的传播规律,将作品定位为微纪录片,每集时长不超10分钟,讲解简洁直观,推动精简型、轻量化的作品实现大流量。

《大器》还采用了多元化、多形态的视听手法,采用了航拍摄影、延时摄影、高速摄影、显微摄影、三维动画等,将抽象的科学研究具象化,增强了画面感染力。比如,《微观之钥》采用了大量的显微摄影,并辅以三维动画进行科学阐释,讲述了我国同步辐射装置、中国散列中子源大科学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是如何叩开微观粒子大门的,向世界展示探究物质本源的中国方案。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