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精品关注
文艺精品 |《京味》:用微影像见证古都焕新
2023-02-14
分享:
 

经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组织评选,确定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京味》系列国际传播微纪录作品为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京味》系列微纪录片采用中英双语,以每集三到四分钟体量从30个角度绘就30个最新、最美、最好的北京,在一个个鲜活共情的镜头故事中,感受北京古老与现代共融的新风情,品读北京蓬勃发展的新味道。

京味儿北京,流淌在古都千年文脉中,绽放于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引领世界命运与共新潮流。《京味》双语系列微纪录片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主题出发,用通俗且具代表性的影像符号描绘近十年来北京的发展图景。《京味》着眼世界变化大局和中国发展大势,选取了30个北京首都独特文化和城市蓬勃发展的侧面,配合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全面立体展示宜居宜业魅力新北京的同时,传递出了新时代首都人民生活的获得感。

在短视频时代,用两三分钟的影像要想讲明白北京古都焕新的故事考验着《京味》纪录片团队。通过“切割”主题,《京味》系列微纪录片用30集涵盖了文化传承、两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生态发展、城市更新、老城保护等重大选题。虽然每集只有短短三四分钟的体量,但都选取了最具典型性的生动案例、最鲜活的平凡人物,并以第一人称的感受为切入点,聚焦于奋战在各领域一线的工作者,展现多层面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选取独具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场景,用接地气的原生态纪录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展现了首都历史的厚重、发展的领先、文化的博大、精神的包容。

《京味》双语系列纪录片作为展示京味儿文化,并致力于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窗口,历时两年的精心打造。而做好国际传播,向谁传播十分重要。《京味》不仅在形式上采用双语和海外融媒体端推广,更注重内容上的“对象感”,把海外多国家民众关心的事摆到“台前”,充分重视网上的个体普遍兴趣,用“小人物”的日常“小故事”去展现新时代下的北京变化,更生动、更直观地呈现中国。具体落实到三四分钟的微纪录片镜头里,每集《京味》的开篇解说精细考究,话语引人入胜。例如“明明是个老北京四合院,却时尚得让老外都惊艳!”“如果中轴是一首歌,它会是怎样的?”都极大程度精准地勾起人的好奇心。

微纪录片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地讲述故事,让观众有立体的观感,就必须通过放大细节来安排“情节”。

《京味》系列微纪录片里的主人公丰富多彩,既有拟人的雨燕“强哥”,也有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的融合,更有热爱读书的爱书人、怀揣戏剧梦的戏剧人和无人驾驶技术的科研者等等普通人的身影。跟随纪录片多元化的叙事内容和纪实性的叙述话语,观众倾听这些人物故事,能感受北京书香满城、看到戏剧之城蓬勃发展,也能体会到北京一步步成长为世界无人驾驶技术的标杆。

叙事节奏上,聚焦“人物”、放大“细节”也是《京味》纪录片的一大特点,除了在解说语言上花功夫,片中的音响也极其注重放大人物轻松平淡、真实自然地表达细节。无论是正阳门城楼上春去秋来的北京雨燕,还是什刹海的小巷流水声,这些极具画面感的细节一定程度延展了纪录片内涵,让观众感受到首都北京城市核心区快节奏下的恬静,也能感受到潮流时尚与厚重历史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凸显微纪录片的人情“温度”和城市“态度”。

在快节奏发展的时代下,城市需要释放压力的窗口,人们也需要精神情感的寄托。《京味》系列微纪录片关照社会需求,贴近身边人民,避开宏大篇幅的空洞叙述,深挖北京城市的文化符号,辅之深入的采访让微纪录片更为打动人心。而微纪录片的容量决定了创作者需要精准找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并以此来支撑故事的前因后果,于是我们在古老的正阳门城楼上看到了,和中轴线遗址密不可分的雨燕形象,也为救治小雨燕“强哥”的故事而感动。同时,东城胡同院落里传统的老北京人和时尚的新北京人继续融合碰撞着,散发出属于新时代的北京味道;在“街巷”中,静下来的什刹海把醇厚的北京铺展在世界的眼前,而身背吉他闯荡京城歌手唱出的乡愁中多了一分岁月焕发的光彩。

“暖风斜阳里,春燕啄新泥,电线杆子老槐树下,街坊在下棋……”一曲《胡同》写活了老北京的胡同,而这也是新时代下的北京城,更是《京味》系列微纪录片用国际通行的影像载体、鲜活共情的镜头故事,呈现真实立体北京的初衷。最后,《京味》系列纪录片还根据INS、Facebook、Twitter、Youtube、Tiktok等不同平台的特点,采用不同时长的影像及独具特色的海报传播等模式,触达更广阔的国际人群,而纪录片里一个个小人物背后代表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也将跃然屏幕。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