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精品关注
京声京视|在“新儿歌”里编织童年绮梦——评动画片《叮叮咚咚毛毛镇》
2021-07-30
分享:
 

《叮叮咚咚毛毛镇》是动画片《毛毛镇》的全新原创儿歌版本,由空速动漫制作推出。其衍生于《毛毛镇》的主题框架和角色设置,用儿歌MV的形式呈现毛毛镇的故事,并于近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0年第四季度推荐播出优秀作品。其中的高品质儿歌均为原创,主题昂扬向上,歌词朗朗上口,配以绘本风格的精致画面,既让小观众领略了到了音乐之美、动画之趣,也学习到了成长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京声京视|在“新儿歌”里编织童年绮梦——评动画片《叮叮咚咚毛毛镇》图一

一、打造原创儿歌,唱响童年美的旋律

儿歌是每个人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听儿歌、唱儿歌不仅是孩童的审美需求,也是启迪儿童心智、开发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一代人应有一代人的儿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儿歌进行不断的补充和更新,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特点和儿童需求的“新儿歌”。为此,《叮叮咚咚毛毛镇》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以热播动画片《毛毛镇》为蓝本,创作了26集儿歌动画MV,用“原创儿歌+原创动画”为新时代儿歌注入了全新活力。其中有“爱生活、爱自然”主题的《Hello!春天》《夏天到》《下雨天》等,有“学分享、会合作”主题的《分享》《一起画画》《运动好朋友》等,有“养成好习惯”主题的《我爱洗澡》《刷刷牙》《自己的事自己做》等。动画片主创联合中国台湾知名音乐团队完成整个音乐歌曲的创编,在音乐旋律上融合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呈现出韵律感强、容易识记、轻松明快的特点,在歌词创作上则童趣十足、结构简单、通俗上口,反映了当下时代的生活气息,唱出了当代儿童的精神世界,为新时代的孩子们鸣奏了真善美的主旋律。

京声京视|在“新儿歌”里编织童年绮梦——评动画片《叮叮咚咚毛毛镇》图二

二、贴近实际生活,传播正向价值观念

《叮叮咚咚毛毛镇》的儿歌内容紧密贴合当代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萌趣可爱的画面和动听的旋律将孩子们熟悉的各种生活场景一一还原,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春风化雨般地实现了现实教育和价值引领。如《爱护环境好宝宝》讲述狐狸尖尖、斑马条条、瞌睡象、小鳄鱼等几位主人公外出野餐,在享受快乐时光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爱护环境,在野餐后将垃圾悉数收好,其中唱到“NO NO NO NO别乱丢,乱丢垃圾真害羞……保持清洁靠你我……记得收拾干净大家没烦恼”,直观易懂,倡导了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又如《运动好朋友》描述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参加体育运动的场景,“我要用力跑,我要用力跳……一起大口喘,一起汗水流,让我们为彼此加加油”等歌词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传递了积极向上、不怕失败、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同时,动画片还创作了契合当下形势的主题,如《泡沫战士保护我》针对防疫常态化的需要,号召小朋友认真清洁双手,防止病毒侵袭;《我是风》集结了花样滑冰、冰球、滑雪等场景,在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帮助孩子们了解冰雪运动。从个人习惯到生活常识,从社会交往到情绪认知,《叮叮咚咚毛毛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多彩世界,教会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人格。

京声京视|在“新儿歌”里编织童年绮梦——评动画片《叮叮咚咚毛毛镇》图三

三、融合传播赋能,扩大IP全网影响力

作为动画片《毛毛镇》的衍生儿歌版本,《叮叮咚咚毛毛镇》也在全网进行了多点布局,同步上线咪咕视频、腾讯少儿、优酷少儿、爱奇艺儿童、西瓜视频、蜻蜓FM、喜马拉雅、腾讯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抖音等平台,扩大了传播覆盖。另一方面,主创团队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活动,助力IP“出圈”。如“毛毛镇”官方微博举办了“听儿歌有奖”活动,邀请广大家长晒出在各大平台观看、收听儿歌页面的截图,赢取毛毛镇周边玩具。又如2021年春节期间,为响应国家防疫号召,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无法回家和孩子团聚。主创团队参与发起了“唱首儿歌给爸妈听”活动,邀请来自河北、青海、云南、重庆、湖南、江西等地“山村幼儿园”和“慧育中国”入户早教的孩子们学习、演唱《我和小雪人都等你》,录成视频发给远在外地的父母们。这首歌正是改编自《叮叮咚咚毛毛镇》的儿歌《堆雪人》,欢快的旋律和充满童真的歌词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们实现了云上团聚,给双方带去了温暖和慰藉。此外,《叮叮咚咚毛毛镇》还借助与优秀品牌深度联动放大影响力,如其与奶粉品牌“飞鹤”合作,在儿歌中增加了角色“鹤小飞”,通过叠加资源加速了IP的发展。这一融合传播策略进一步增强了《叮叮咚咚毛毛镇》儿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这些反映时代气息的“新儿歌”传得更广、更远、更深入,成为更多孩子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