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精品关注
京声京视 | 纪录片《香山181天》:重温红色记忆 触摸党史温度
2021-05-11
分享: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香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指挥部,是建立新中国的重要历史见证地。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栏目推出纪录片《香山181天》,深挖党史内核,生动描绘中共中央在香山绘就的新中国宏图伟业,让人民群众领悟香山驻地与国家诞生之间的关联,感受语言、思想和理想信念的交锋,贴近性表达红色主题,诠释好党的初心和使命,凝聚起香山革命的奋进力量。

【京声京视】纪录片《香山181天》:重温红色记忆 触摸党史温度1.bmp

一、献礼建党百年,诠释党的初心与使命

1949年3月25日至9月21日,中共中央在香山为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以及建立新中国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然而大部分受众对于这181天的历史记忆并不熟悉。从现实意义出发,服务于建党百年宣传工作和国家素质教育大政方针,纪录片《香山181天》诉诸时代的特殊性,打破传统的解题思路,策划“进京赶考”“双清前传”“渡江背后”“团结一切”“共商国是”共五期内容,将建国前中共中央在香山办公的光辉历史以及革命领袖们艰苦卓绝的精神内涵娓娓道来。

作为党史学习的重要视频资料,《香山181天》全面回顾建国前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缅怀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诠释党的初心和使命,并揭示出深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为中国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

【京声京视】纪录片《香山181天》:重温红色记忆 触摸党史温度2.bmp

迁移北平、渡江战役、会见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筹备开国大典……纪录片带领观众穿越回1949年建国前的181天,重温发生在革命先辈们身上的故事,观众能够真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该纪录片弥补了观众对于香山革命历史的认知盲区,引导人民群众深入思考当下,感悟新时代新征程下我们的使命担当,延续宝贵的精神传统。

二、深挖党史内核,贴近性表达红色主题

在建党百年之际,香山革命旧址作为党建的重要基地,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党建学习和党史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资料。纪录片《香山181天》的诞生,与国家建党百年的宣传精神高度契合,基于强烈的纪实性和题材触角的深刻性,该作品对于人民群众学党史、懂党史、强信念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通道和窗口。

【京声京视】纪录片《香山181天》:重温红色记忆 触摸党史温度3.bmp

以往的红色主题纪录片更注重梳理历史事件,在党史教育和思想提炼等方面则尝试有限,而《香山181天》则深挖党史内核,深入实地进行寻访拍摄,基于独家史料、文物实物、档案文件和革命旧址等历史资料,展现出高度的教育性和思想性。第一集节目以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进京赶考”为主题,让观众了解到“进京赶考”考的是过硬的信念、奋斗的精神、优良的作风,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力,始终坚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从建筑特点到文物遗存、从革命故事到历史文化,《香山181天》是把双清别墅的故事剖析的最细致的一部作品,通过真实的史料记录和扎实的历史解说,该片力图把与双清别墅有关的故事说透、说全面,在影像中探索过去、找寻真相、普及历史。因此观众看到了修缮后的革命旧址,看到毛泽东与黄炎培、何香凝、柳亚子等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的画面,看到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在丰富多元的表达图景中,《香山181天》实现了红色主题内容的贴近和下沉,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切实地帮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党史、学习党史、热爱党史。

【京声京视】纪录片《香山181天》:重温红色记忆 触摸党史温度4.bmp

三、深挖历史细节,重构历史表达

纪录片《香山181天》对历史进行了大量的细节补充和故事表达,深挖人物背后的故事,以历史细节取代素材的简单呈现,将香山革命史精准、细致、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重构了历史表达,为观众重新认识香山革命历史提供了佐证,赋予了历史纪录片不同寻常的意义。

【京声京视】纪录片《香山181天》:重温红色记忆 触摸党史温度5.bmp

“毛泽东在香山第一个会见的人是谁”“香山博物纪念馆里两封特殊的电报传递什么信息”……《香山181天》不仅刻画细节内容,还通过设置悬念、递进式提问的方式细致编排结构,引导观众走进历史情境,自觉深入思考,激发对党史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如今通过互联网很难检索到一些与香山革命史相关的人物资料,即便观众对于这段历史耳熟能详,但也遗忘和忽略了其背后蕴藏的人物故事及历史细节。第二集《双清前传》便以“谁为中共中央选择了香山”为主题,聚焦选址香山的重要人物和时间节点,在中共党史研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多方途径得到宝贵的史料,很多书信系革命先辈们写给家人的绝笔,照片则多是重要历史人物年轻时的模样,这些来之不易的史料对香山革命史提供了最大的补充,在揭开历史迷雾的同时,起到了弥补党史盲区、促进观众认知的作用。

【京声京视】纪录片《香山181天》:重温红色记忆 触摸党史温度6.bmp

四、建立情感联结,关照精神价值

纪录片关注人和人性,“关心的是事件中人的心态,事件只是载体”。《香山181天》从个体层面入手,通过情感化叙事引发观众共鸣,让观众在历史和现实的交互与思索中感知坚守与信仰的力量,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和奋斗,向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看齐,凝聚起共同共通的价值观。

第三集《渡江背后》带领观众学习了解毛主席指挥渡江战役,为决胜千里、推动取得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胜利所作出的英勇奉献。通过故事化表达和情感化叙事,辅以多元视听语言,既营造了历史的真实感,又突出厚重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以及毛泽东等领导人殷殷关切的伟人风范。

【京声京视】纪录片《香山181天》:重温红色记忆 触摸党史温度7.bmp

《香山181天》没有用太多的篇幅去讲述革命先辈们经历的正面重大事件,而是以史料为媒,从侧面打开一个富有人文之美的情感世界,以此观照中国共产党人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第四集《团结一切》从毛泽东与民主人士柳亚子泛舟的小故事切入,借助丰富的影像资料和视听画面,领略毛泽东如何用政治家的胸襟和文人的方式和民主人士进行沟通、共商国是。在质朴、动人的表达中,观众看到的是毛泽东在政治家、军事家身份之外的文人身份,这种故事化的讲述方式使革命家们的形象塑造更加丰满,建立起观众与历史的情感联结,也让家国情怀更加具体可感。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