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精品关注
京声京视|发挥新视听优势 引领健康传播行动——评“2020‘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征集大赛”
2021-01-28
分享:
 

 疫情当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12月初,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的“2020‘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经过长达5个月的审查评选圆满收官。

大赛主题鲜明,舆论引导积极正向,充分契合宣传精神与政策导向,是深入推动健康北京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尝试和创新举措,充分发挥首善媒体的使命担当,以丰富多彩的传播样态和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平台,向社会大众普及健康生活知识,促进百姓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积极做好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传播工作,实现了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轻巧落地,切实彰显媒体人文关怀,体现北京作为首善之都的责任担当,社会价值高,传播范围广,舆论导向积极,有利于全面助推健康中国和健康北京建设。

一、落实宣传精神 引领健康行动

2016年,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印发《“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2020年,健康北京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修订并发布新版《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对此,北京市广电局充分发挥视听领域系统的优势力量,强化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沟通对接与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北京新视听”与“健康北京行动”有机联动,健全完善合作机制,于2020年7月在京启动“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征集大赛”。

本次大赛以“唱响健康科普 引领健康行动”为主题,以传递健康理念、传播健康知识为目标,有力加强了北京市的健康科普工作,并通过积极动员全京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团体等相关单位的积极参与,有效扩大传播覆盖面,为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传播树立典型榜样,彰显首善媒体责任担当。本次科普大赛通过遴选和推广一批展现健康北京风貌的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和健康科普工作者,有力推进健康科普知识传播,有效提升首都市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健康北京行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京声京视1.jpg

二、推进知识科普 提升健康素养

“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的举办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和借鉴作用,对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的广大百姓来说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有效帮助广大群众增强自身体质、科学抵抗疾病,以此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赛通过遴选和推广一批优秀健康科普作品,激发民众对于健康科普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进一步呼吁百姓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增强健康信息的辨别能力、践行并巩固健康行为,有利于促进百姓健康能力水平的提升,体现媒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照。例如,北京市朝阳区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公益宣传短视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日常预防篇》聚焦疫情防控主题,以数字动画的形式全面科普日常预防知识,细致讲解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日常生活中的9条注意事项,涉及防疫物资准备、食品食用购买和公共交通出行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视频内容实用性、服务性强,具有明显公益宣传属性和新媒体传播特性,有利于全面引导民众加强健康防护和自我防范意识。

 

 

除推广了大量优秀的健康科普作品外,北京广播电视局还充分发挥榜样示范效应,通过演讲比赛的方式选拔了一批能够展现健康北京良好风貌的健康科普工作者。例如,荣获演讲大赛一等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连明的作品《男人清晨的第一句问候》、荣获二等奖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黄欣的作品《哺乳那点事儿》,几位获奖者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展示,凭借个人魅力风格,有效发挥个人化传播特质,有力促进健康知识的群体化、圈层化传播。

此次大赛的举办也是首都广电媒体积极引导舆论导向,加强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深度融合,高效运用传播手段助力健康理念和知识落地的一次有效实践,有利于加快构建健康传播新生态,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三、创新表达形式 制作精良得当

“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充分创新传播样态与形式,设立视频类、图文类、新媒体形态类、科学防控传染病类四个专题类别的作品征集,注重作品的科普性、原创性、公益性和实效性,力图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健康知识的落地传播。初审入围的978件作品中,涉及演讲视频作品70件,公益视频作品384件,图文类作品442件,新媒体形态类作品82件,作品内容涉及新冠肺炎及常见传染病、营养、运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妇幼保健、控烟、急救等近20种领域,角度新颖,题材多样,作品质量精良。

此外,演讲比赛中选手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充分展现医者情怀,从办公室运动、哺乳育婴、滑雪外伤紧急处理等百姓们关心的生活健康话题入手,融合传统演讲和小品、脱口秀、情景剧等时下流行的表演形式趣味讲解健康知识,让枯燥、晦涩的专业医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兼具知识科普性和趣味娱乐性,传播价值高。

四、发挥新视听力量 促进社会化传播

此次“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充分依靠“健康北京行动”新视听大宣传格局的传播力量,统筹广电和网络视听新媒体,形成强有力的宣传矩阵,广泛传播健康领域的相关资讯,充分满足后疫情时代公众对于健康知识的信息需求,为全市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巩固和保障首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成果提供了重要保障。大赛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传播优势,在9月10日至10月31日期间通过官方网站展示入围作品,公众可以登陆手机端和PC端登陆官网阅览、下载入围作品,并通过点赞投票的方式参与作品选拔,切实让百姓参与其中,提高互动参与度。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大赛入围作品累计浏览量967785次 ,点赞500050次,传播效果良好。

京声京视6.png

10月25日举行的“2020‘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征集大赛”演讲决赛不仅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健康北京》栏目播出,还通过腾讯健康、百度健康医典、新浪一直播等网络视频平台同步直播,有近340万人同时在线收看,并积极利用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人民政协网、凤凰网等20余家网络媒体和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首都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账号对活动进行预热宣传。

另外,比赛结束后,北京广播电视局还通过广播电视台重点节目、户外电子媒体、头条、腾讯、百度、抖音等重点网络视听APP对获奖作品等进行展示宣传,实现了优质内容的立体化、矩阵式传播,全面提升了大赛活动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截至12月20日,北京广播电视台已播出大赛宣传节目12期,相关作品点击总量达41万次,总点赞量达5540次,深受民众好评。

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事关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民族的长久发展。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牢固坚守主流媒体的责任使命,深入落实健康北京和健康中国的重大政策,不断优化传播机制,通过健康知识科普作品征集评选的方式普及健康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有效创新传播形式,积极构建“健康北京行动”新视听大宣传格局,推动全市健康科普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健康知识普及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健康北京”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