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精品关注
京声京视|记录生态美食 追溯生命故事——《万物滋养(第二季)》解构人与自然共生哲学
2020-11-06
分享:
 

作为一部生态健康美食系列纪录片,《万物滋养(第二季)》基于第一季的制作基础,在探求中国人健康哲学背后的自然趣理、美食妙理、文化肌理与科学道理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探寻食材料理与当地人物故事之间的关系。节目跨越山南海北,甄选森林、海洋、江湖、田野、草原五大生态环境中的数十种健康食材和料理方式,建构影片的故事内容,记录生态美食,追溯生命故事。纪录片以多元的影像形式解构人与自然共生哲学,为世界建立一幅源自中国的健康路径图谱。

展现包容并蓄生态美食 传递人与自然共生价值取向

《万物滋养》系列是中国首部健康美食系列纪录片,力图以更开放、更别致、更国际化的视角,建构出一套兼具科普知识与多元趣味的影像故事,详细阐述“万物何以互相滋养”的核心主题。第二季节目共分为《森林的芳香》、《草原的盛宴》、《田野的饱足》、《江湖的野味》以及《海洋的鲜美》五集,突出“视人类为生态中的一份子”的理念,系统梳理从生态到物种到食材、再到料理,这一路的风景和故事,向观众诠释何为健康的食材,何为营养均衡的美食,何为健康活泼的人。纪录片侧重于用更当代的讲述来展现包容并蓄的生态美食,跳脱出习以为常的以省份地域划分料理菜系的惯性,而是回归到料理与环境相连接的本源之处,给人别具一格之感。例如第二集呈现的草系料理围绕着对动物蛋白的不同处理,展现出人类在边疆地带的生存之道;第三集的田系料理立基于农耕民族所熟悉的淀粉主食,通过资深田野与年轻田野的交错比对,展现人类对大自然所进行的、最早的“人工智能”培育成果。纪录片旨在带领受众透过环境中的人物去认识料理,同时也透过料理来认识环境人物,从而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万物滋养(第二季)》从当代的维度演绎生态中关联物种的协同奏鸣曲,表达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合一、生态平衡的追求,彰显“天地共生,万物滋养”的滋养哲学和健康观念。

采取内外结合叙事视角 追溯生命故事

纪录片《万物滋养(第二季)》创新采取内外结合的叙事视角,引起受众的深度情感共鸣。一方面,节目以第一人称为引入视角解读自然生态,用拟人化的语态表达物种的心声,选取各种摄影工具与角度还原物种健康活泼的本来面目,使得影像的人文关怀在叙事对象的个体化中寻找到了落脚点,进而达到了反映纪录片思想内涵和拓展主题外延的目的。另一方面,《万物滋养(第二季)》旁白以第三方视角,展示能量从生物流转到人类的发展过程,在每个故事中偶尔性地引入事件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视角,给受众以较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纪录片透过多元叙事视角传达高远立意,强化故事化叙述方式,追溯大自然的生命故事,感受森林草原和江河湖海的脉动,于食物中照见天地之心,引导人们思索应如何对待自然的馈赠,为纪实影像作品赋予深刻哲思。

视听语言精良 动画演绎科普效果好

《万物滋养(第二季)》制作精良,视听语言精细度高,节奏明快,主题音乐得当。节目选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视角,用生动的镜头展示华夏大地包罗万象的生态环境,记录自然万物滋养彼此的每一个光影时刻。制作团队从内蒙古大草原拍摄到云南原始森林,从陕北黄土高原到福建南海霞浦,摄制足迹遍布山南海北,三山五岳,融入航拍镜头和延时摄影,从而构建出了一幅上天入地、山包海汇的复调式图景,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给受众以美的视听享受。此外,纪录片创新引入动画演绎方式,将一些学理性较强、普通人较难理解的生物科学知识制作成为趣味性十足的动漫片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生态与食材、人类与料理的互动关系,科普效果良好。总之,《万物滋养(第二季)》创新美食纪录片表达方式,以平等的态度诉说万物生长、相互滋养的秘密,唱响对天地自然的赞歌,体现着纪实影像创作者对精神和文化的守望守护,为美食纪录片创作树立经典范例。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