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创新创优节目——《档案》坚持讲好故事 用品质打造品牌
2019-06-13
分享:
 

近年来,随着《人间世》《二十二》《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的大火,不少关于“纪录片行业回暖”“中国纪录片迎来了春天”的言论出现。但现实是,“纪录片仍然属于小众”,纪实作品在日益娱乐化、多元化的文化市场中求生存,其创作与传播仍然举步维艰。而北京电视台《档案》作为一档开播十年的纪实节目,如何能够在如此多元的电视市场中屹立不倒,并焕发新的生机,值得思考。

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于2009年开播,是一档历史纪实栏目。近十年来,《档案》栏目“守正创新”,坚持政治家的站位、哲学家的思辨、史学家的探究和艺术家的创作四位一体,坚持讲好故事,保持高水准的节目制播技术,推出优质的节目内容,在全国纪实类栏目中独树一帜,备受观众青睐。

1、精心策划,坚守品质

《档案》栏目坚持价值守正,致力于通过对历史真相的探寻与呈现,完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通俗化解读和大众化传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精心策划,政治站位高远;严谨考学,还原历史真相。

应时应景,精心策划,政治站位高。十年来,《档案》栏目紧跟时代,应时应景地制作多部题材重大的系列专题片,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踏实践行“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时代使命。

2019年第一季度,《档案》栏目共推出两部专题片,分别为《京商传奇》和《2018远去的背影》。《京商传奇》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作品,通过讲述北京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以点带面呈现中国改革开放的不平凡,记录时代变化。《2018远去的背影》于2019年开年推出,讲述于2018年逝世的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策划精良,编排得当,内容充实,以独特方式回顾2018年,展望2019年,在缅怀逝世大师的同时,着力展现优秀人物的奉献精神、爱国情怀和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激励鼓舞受众,意义深远。《档案》栏目真正做到了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

严谨考学,还原历史真相。《档案》栏目坚持以历史为依据,内容创作建立在对历史档案的发掘与研究,保证历史档案与历史真相完美重合,尊重历史,还原真相,态度严谨。每期节目,都是通过节目组进行“地毯式搜索”和“考古式发掘”,多地寻访和多番考证,从而呈现出良好的节目效果——铁证与独家。《档案》栏目于4月23日播出纪念海军成立70周年特别节目《70年前这一天:啊!人民海军!》,史料丰富,尤其是节目独家播出了多段极少在媒体上出现的珍贵史料, 如“重庆号”曾是国民党最大的军舰,在“重庆号起义”之后成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先锋,揭开了人民海军现代化发展进程,使节目看点颇多。

2、巧设悬念,揭秘档案

纪实题材的制作是基于客观真实的原则,内容大多按照简单的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展开,会使观众产生单一、沉闷的观感,丧失兴趣。而设置悬念,能够激发人的好奇心,使得故事的叙述和呈现跌宕起伏,情绪点环环相扣,节奏明显,充满趣味性,引人入胜。

《档案》栏目对设置悬念的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不仅是简单地以问题的设置来制造悬念,更是通过设计节目结构来设置悬念。

通过发问设置悬念是常规操作,一般通过解说词的提问和讲述人的叙述来实现。如2019年1月15日节目《2018远去的背影》之《密语传达者与大漠深处的巨响》,节目开篇发出三个疑问:“老邱到底是谁?”“上房在哪儿?”“梳辫子要干嘛?”,使观众产生兴趣,引出下文,揭秘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后鲜有人知的神秘往事。

出色的节目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悬念。《档案》的悬念设置和揭晓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开篇设计悬念,多采用设问的方式,简单直接引出主题,激发观众探究欲望与观看兴趣;片中完善逻辑,解释悬念的同时强调反转,使观众产生“恍然大悟”之感,罗列并解读原始资料,逐层为受众破解谜团;片尾揭晓悬念,呈现历史真相与人物命运,理性分析。

可能正如其每期节目开篇所说“本期档案 正在揭秘”,设置悬念,逐步揭秘是《档案》栏目的制作特色之一。悬念的设置,强化节目叙事性,让观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置身其中的真实感与代入感。

3、以人为本,讲好故事

“以人为本,讲好故事”有两层含义:一是《档案》栏目中所呈现的主题均通过人物命运来展现,讲述核心作为人的故事;二是讲述人的表现是节目呈现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讲述人作为核心的故事。

我国著名纪录片专家冷冶夫曾用5句话概括了纪实作品的创作手段: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档案》栏目善于将主题具象为事件,聚焦于人物。2018年,《档案》栏目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节目《京商传奇》,节目通过讲述一位位京能人的故事重现京能热电集团在历史变革中的激荡与发展变迁,以小见大彰显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主题宏大。

《档案》栏目以讲述为主,因此讲述人的风格、技巧和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节目呈现效果。《档案》栏目的讲述人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表现力。2018年5月,《档案》创新性地引入演员讲述,演员具备扎实的表演基础,镜头感好,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有张力,场面调度能力强,更能增强节目的观赏性。讲述人借助自身表现力丰富的优势,根据节目内容设计在演播厅的行走路线,与场景布置,包括白手套、档案袋、幻灯片放映器等进行互动,形成极具戏剧化的节目风格,完成节目的人格化传播与对象化传播。

《档案》栏目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用品质打造品牌,不断创新,坚持创优,在新时代创作新作品,真正做到了“十年耕耘,守正创新”。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