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精品关注
文艺精品|从第二季度优秀融媒体新闻作品中看首都发展活力
2023-08-15
分享:
 

2023年第二季度,经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组织评选,确定大兴区融媒体中心《“Qu看博物馆”系列》等12个区级优秀融媒体新闻作品。这些获推优的作品以宣传展示首都时代气息、特色文化为初衷,以贴近群众的视角讲述身边的变化,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发挥了融媒体新闻的网络特征和聚合传播力。

此次获推优的区级融媒体新闻作品深入挖掘各区城市发展、区域建设中的亮点,以小见大展现各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充分展现各区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如朝阳区融媒体中心《遇见亮马河的24小时》展示了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在日与夜之间释放的别具特色的魅力与活力,呈现了“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在这春风沉醉的夜晚,来大运河华彩夜游吧》用全新的角度展现了夜游通州的魅力所在。节目中记者体验特色游船活动,代入感强,同时整个作品色彩丰富,自然协调,绘就出一幅秀气与大气交融的文旅场景。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丰台“两山”绿游记——荒山野枣变身“银”山“金”果》以百姓视角侃侃而谈,在朴实亲和的京腔京韵中将丰台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态环境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丰台区探索“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工作的成果。海淀区融媒体中心《城市尝先师——2023中关村论坛特辑》由主持人走遍中关村论坛的每一个角落,将中关村论坛的优秀科技成果以及论坛特色内容进行了全新展示。

微信图片_20230815153928.png

这次评选出来的区级融媒体新闻作品积极宣传各区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上所做的努力,在介绍推广各区特色博物馆、文化展出及活动的过程中重视把握融媒体作品的传播规律,反映了首都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东城区融媒体中心《#行走东城#我们身边的博物馆》带领观众探访法原博物馆和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揭示走进博物馆的意义,让观众感受博物馆的魅力;《走,去东城看展》每期通过图文、音频、短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向大家推介犍陀罗艺术展、胡同里的中式古建筑秘境、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等新展览,为市民提供了足不出户亦可观展的便利。大兴区融媒体中心《“Qu看博物馆”系列》以轻松明快的风格,展现了大兴区宝藏博物馆的馆藏内容及互动体验项目,倡导大家走进博物馆,在活动体验中触摸历史脉搏,加深对文物保护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顺义区融媒体中心《复兴龙舟队》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入题,更加契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让网友在快乐中感受龙舟文化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30815153928_1.png

融媒体时代的核心仍是如何讲好故事。这次的区级融媒体新闻优秀作品在讲好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上下功夫,选取生活中新鲜、感人、抑或充满教育意义的热点事件,彰显城市活力、传递世间温暖、服务市民百姓。如朝阳区融媒体中心《Very 有范儿,朝阳群众版机场播报》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用各国各地方言,为市民游客介绍朝阳特色亮点、提供“吃喝玩乐学”指南,带领大家感受开放、活力的国际化朝阳。顺义区融媒体中心《为这位顺义医生点赞》,通过平淡朴实的语言采访,感受张镇卫生院院长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历时两分钟将孩子体内异物排出,挽救孩子生命的感人故事。昌平区融媒体中心《一间有爱的咖啡屋》在全国助残日之际,走进昌平辛庄村彩虹天使咖啡屋,感受李绍嬅、烘焙师傅和运营团队的用心,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充满了真挚的善意和爱意,引领全社会各界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的《昌平反诈小剧场》通过典型案例改编,为大众演绎、揭秘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让反诈宣传生动、系统,更具教育意义。

微信图片_20230815153929.png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