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工作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1-03-03
分享: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首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与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守正创新,勇开新局,突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着力实现精品创作、阵地管理、营商环境、产业升级、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党建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七大突破,进一步推动首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服务首都新发展的贡献率、创新力,为“十四五”时期北京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不断壮大主流舆论

聚焦主题主线,加强核心宣传与建党百年宣传有机结合,深化广播电视“头条”和网络视听媒体“首页首屏首条”建设,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矩阵。持续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报道,全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干部群众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

制定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宣传方案,加强各方协调,统筹全媒联动,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重大主题宣传,开展“理想照耀中国”优秀广播电视作品展播展映,实施“理论节目提升工程”,策划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京津冀大型融媒行动和“视听零距离”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党史主题宣传,统筹网上网下,开辟专题专栏专区,通过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理论节目、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生动宣传展示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围绕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有步骤、有重点开展系列宣传。健全北京网络视听宣传矩阵,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基础上,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特点,综合运用短视频、直播、H5等多种形式,开展精准宣传,举办线上文化活动,吸引网民主动参与。

落实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例会、节目备案等8项制度,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建强、建实大宣管工作格局。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宣传推广平台和“北京云”二期规划建设,推动区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完善“1+4+17+N”传播体系,做强首都新型主流媒体,构建融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贯通市区两级融媒中心的全媒体舆论引导新格局。

二、以深化“北京模式”为抓手,着力实现精品创作新突破

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发挥好局精品创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精品创作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北京模式”。按照“好主题、好故事,好团队、好创作,好作品、好收成”六好标准和“五找准五讲好”要求,聚焦建党百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主题,坚持“三个关口”前移,统筹抓好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生产。完善种子库、项目库、片单库,抓好重点项目跟进指导,构建有序衔接、滚动实施、压茬推进的创作生产格局。

加强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和国家、市区相关政策、基金联动合效,发挥好北京文投集团、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金融支持,加大优秀作品扶持激励力度。推动疫情期间精准服务、简化审批等举措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提升“北京模式”效率和温度。坚持把好内容装进好技术、用好技术催生好内容,加快出台全国首个8K超高清节目补助政策,强化内容生产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打通制播上下游,丰富优秀作品播出端,让好作品进入好平台、好时段,让好作品有好收益。

加强精品产出,突出做好党史题材重点项目策划、指导和服务,着力打造庆祝建党百年“七个一”精品,即指导创作一个广播剧、一档电视节目、一台电视晚会、一批电视剧、一批纪录片、一批网络电影、一批公益广告等标志性作品。全力支持广播剧《北大红楼》、《花儿向阳 童心向党——庆祝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少儿晚会》,抓好电视剧《觉醒年代》《香山叶正红》《鲲鹏击浪》《青年周恩来》《我们的新时代》、纪录片《播“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密云水库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一周年》、网络剧《那一天》《北辙南辕》、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我来自北京之玛尼堆的秋天》、公益广告《铭记百年党史》等储备献礼作品的进度跟踪和艺术指导。指导推进电视剧《冰雪之名》《冰上无双》《冬日焰火》《冬奥一家人》、纪录片《中国冰雪道路》、动画片《2022去北京》、网络剧《红星九号》《爱在粉雪时光》、网络电影《我和我的奥运》等冬奥主题作品创作。

三、以加强行业治理为切口,着力实现阵地管理效能新突破

加强党对广播电视网络视听领域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北京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深入实施“管理优化”工程,把好关口、管好队伍、守好阵地。落实导向管理全覆盖要求,严格广播电视播前三审、重播重审和总编辑负责制,严把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推动“智慧监管”,加快广播电视智能化监测监管云平台建设,贯通收听收看系统、预警系统、舆情监测系统,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现代监测监管系统,确保广播电视系统环境安全、网络安全、播出安全。坚持“管理贴着发展走”,实行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体管理,发挥网络视听新媒体综合监管平台(一期)作用,加大网络视听平台监测监管力度。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海量节目内容审核效率。加强对网络直播等新模式新业态的管理探索。

实施“安全播出”工程,持续做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时段的安全播出工作。开展献礼建党百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保障专项行动,组织安全大检查和应急演练,全力保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重要活动现场直转播工作。持续做好境外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监管和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推进黑广播智能识别项目建设,加大对“黑广播”“灰广播”的打击力度。开展“清风”专项行动,净化网络环境,打造清朗网络文化空间。

四、以推进“两区”建设为契机,着力实现优化营商环境新突破

坚持“小步快走,突出重点”,抓好在北京市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中广播电视网络视听领域5项重点任务试点措施落实,按照“优审内容、优选资质、优化服务”,制定发布一批推进“两区”建设政策措施清单,实行一盘棋统筹、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加快推进《北京市网络视听节目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进程。研究落实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推进行业领域信用评价体系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加大普法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落实优化营商环境4.0版本改革任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延续等5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基础上,稳步扩大承诺制适行范围。不断精简政务服务申办流程,继续深化“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全面推广电子印章应用和电子证照,深入推进智能咨询智能审批智能监管系统建设和电子档案库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入移动端,提升行政审批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便民化水平。

加强对全市网络视听平台的服务引导,逐步扩大网络视听平台登记备案管理范围,稳步推进特殊股改革“一试一批”北京落地工作。强化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量身定制“服务包”,建立服务管家机制、联络员机制,加强政策解读和宣讲,健全政策兑现机制,抓好服务企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画像、精准推送、精准兑现,真正让惠于企、让利于民。

五、以5G+8K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实现产业升级新突破

研究起草《关于推动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关于推动首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强做优的若干意见》,为推动北京新视听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引。深化落实“五新”政策,加强项目化、工程化、品牌化管理,协同推进新消费、新开放等领域10项重点任务,加速培育视听应用新业态,构建视听消费新模式,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实施超高清产业行动计划,落实部市5G+8K战略合作协议,整合部市资源,制定8K超高清标准等一揽子配套政策,推动5G+8K高新视频/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发展。推进5G视听创新应用场景建设,打造5G视听创新应用先导区,推进项目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

推进中国(北京)高新视听产业园区建设,加强与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星光视听产业基地协同联动,推动“3+N”产业集聚发展,持续推进京津冀视听走廊建设,构建全国领先的8K超高清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球视听产业中心。启动中国视听博物馆、中国飞天剧院、北京新视听会展中心项目前期工作。

六、以满足人民群众新视听需求为导向,着力实现公共服务新突破

加快编制《北京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建设,促进智慧广电深度参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新视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精办频道频率,建好用好“冬奥纪实”4K超高清频道,开办首个8K超高清试验频道。办好“京津冀之声”广播,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工作创新推进平台、发展成果展示平台,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宣传品牌。

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完成有线电视专网和场馆传输网络建设,加快“科技冬奥”项目建设和示范应用,推进冬奥会8K电视示范小区及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奥运村等8K电视观赛区建设。协调推进冬奥云转播专班32项清单任务落地,推动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发展,推进云转播系统率先在广电、体育、教育等领域应用。做好涉奥场所境外卫星和有线电视信号的收视服务保障和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及重点区域有线电视基础设施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实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推动歌华有线8K机顶盒研制,推广超高清机顶盒,推动超高清电视在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的应用。出台8K超高清视频制作专项扶持配套办法,引导扶持8K超高清内容创作生产,提升视听体验,满足人民群众新视听需求。把握新视听应用下沉趋势,开展百乡千村新视听示范工程建设,创建“北京视听小站”,推进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广播电视从“户户通”向“人人通”“移动通”“终端通”升级。开展应急广播融媒体传播试点,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发挥首都行业资源优势,继续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帮扶、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

七、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着力实现融合发展新突破

编制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规划》,高水平推动“十四五”开局,推进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地。制订出台《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加快《京津冀新视听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实施,用好中国(京津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开办京津冀新视听融媒学院,进一步深化区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成长项目征集评选和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北京媒体融合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全媒体精品内容供给,打造首都特色、首善标准的优质平台和品牌。开展融媒指数评估,建立传播效果评估体系。

实施“智慧广电”建设工程,发挥智慧广电专项基金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在技术应用创新、业态服务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的重点项目扶持力度,加快重点项目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推动智慧广电智慧网络建设,推进广电5G垂直行业应用,打造“手机+电视+宽带+内容+体验”的广电5G特色融合业务。

统筹办好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北京纪实影像周、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中国(北京)文博会北京新视听展等重大节展活动,筹备北京国际视听节,打造节节对接、会会相融的北京新视听活动矩阵。创新开展“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视听中国·北京之夜”“全球组团联展”三大“走出去”品牌活动,发挥北京市提升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业国际传播力奖励扶持专项资金效能,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国际传播工作。

八、以党的建设为根基,着力实现党建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新突破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开展政治机关教育,抓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落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好专题学习研讨、专题党课、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专题培训等各项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教育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作品和服务。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办好党支部书记和兼职党务干部学习培训班,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做好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检查考核,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抓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强基础创特色、强引领创先进”活动。

聚焦重大任务落实情况,开展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确保中央、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抓好中央、市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紧盯节日等重要节点,紧盯“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日常监督与廉政教育,做到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加强作风建设,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精文减会,改进会风文风,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高站位、高标准推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干部队伍年度培训计划,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职级并行和干部选任工作,稳步推进局属事业单位改革。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行业领军人才、青年创新人才遴选培养工作,搭建网络视听人才专家库,探索研究网络主播等从业人员资格准入管理,推动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织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把好行业人才入口关。完成数字编辑、播音主持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培育更多专业人才。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信息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