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实影像周重大发布 “京九条”助力首都纪实影像产业提速
2020-09-17
分享:
 

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政策起草说明及提案发布会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对《关于支持北京纪录片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起草情况进行了说明。

杨烁局长介绍,北京计划推出的支持北京纪录片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崭新实践,又是支持推动首都纪录片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举措。这一次研究起草的若干政策,从纪录片题材规划、推荐评优、扶持奖励、推广展映、节展活动、交流合作、引导服务、保障机制、人才培育九个方面,对纪录片行业和产业贯通发展构筑起政策支撑(简称“京九条”),有助于推动北京纪录片以更高质量、更高水准讲述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承载起“国家相册”新时代责任和担当。

杨烁局长还就“京九条”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一是深化北京模式,促进精品生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坚守文艺作品高质量发展生命线。“京九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北京市中心工作,紧扣新时代主题主线,抓重点题材规划,强化精品项目库建设,构建推荐评优机制,建立精品力作扶持办法,着力在引领扶上下功夫,主动向前一步,在题材选定、精品储备、项目孵化、制作播出上,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跟踪服务,既做到短期不断档,中期有储备,长期有规划,又确保重大历史、重大革命、重大现实题材主题项目不缺项不缺席。近年来,我们坚持推进“两库一平台”“北京纪录片引领提升力”“北京纪实影像周品牌活动影响力”“北京纪录片综合评价体系”这“四大工程”建设,注重抓源头、扶原创,创新推出《共和国·1949——中共中央在香山》《绿水青山》《从中国到中国》《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我的硬核社区》《生命缘》等一大批聚焦中国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录新时代美好生活、记录伟大奋斗历程的纪实精品力作。

二是融合行业资源,贯通产业发展。北京作为首都,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底蕴丰厚,彰显着这座大都市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活力。北京纪录片和纪录片人大有可为,应当坚持首善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主动承载记录美好生活责任。北京纪实人才济济、机构云集、技术先进,行业资源雄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京九条”聚合资源优势,在人才力量、平台搭建、生态构筑、引导管理、行业维权、项目孵化等方面作出了规划,为纪录片高质量发展打通渠道,努力形成产学研一体、创作制播联动的格局。

三是汇聚社会力量,优化行业生态。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培育良好生态。只有市场活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供给、提升品质、塑造品牌、做大做强。在疫情常态化下,我们积极探索纪录片规划立项、创作生产、版权采购、编播调控闭环管理措施,汇聚各方力量、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资金力量,还有5G+8K高新技术融合应用力量,搭建起政府主导、业界支持、社会参与的纪录片创作生产、运营推广平台,不断激活纪录片行业的市场活力,持续为北京纪录片繁荣发展加油助力。在“京九条”中,明确提出探索设立“北京题材”纪录片专项资金,支持各制作播出机构规划和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精品力作;支持行业协会探索利用社会力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优秀纪录片创作生产;支持北京广播电视台、区级融媒体中心、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加大优秀纪录片播出力度。这些推动北京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将为打造北京新视听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加强人才培育,扩大合作交流。好制度好措施,重在落实,关键在人。近年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储备,分类别分阶段按计划持续开展专业人才培训,特别是加强青年导演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的培训,纪录片人才队伍得到强化。北京纪实影像周每年都安排多场次人才培训,效果很好。丰富充实局影视优秀人才库和专家库,积极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市委宣传部推荐优秀人才。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的2019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中,北京局推荐的4人荣获年度优秀导演、2人荣获年度优秀撰稿、3人荣获优秀摄像。这次出台的“京九条”,不仅着重强调了人才库、人才队伍建设,还提出把首都高校纳入纪录片教学培训的基地,启动每年不少于20人的纪录片青年导演培训计划。这对纪录片创作团队和制作机构都是利好。

“京九条”明确,以人才交流合作为牵引,积极推进项目合作和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纪录片业协同发展,组织行业交流合作;加强纪录片创作生产机构和市级广播电视平台、各区融媒体中心对接融通,促进合作意向转化落地;全面落实国家和北京市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配套政策,引导“京产纪录片”走向海外;组织引导优秀制作机构、重点播出机构参与国际纪录片节展、深化同国际制播机构的交流合作;鼓励中外合拍“中国题材、国际表达”纪录片,对优秀合拍片给予扶持奖励。这些举措有利于推进纪录片跨区域、跨国界的交流合作,形成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的矩阵效应。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