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精品关注
京声京视丨《寻找二十四节气》:问迹先民智慧 映照时代发展
2022-11-24
分享:
 

2022年第三季度,经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组织评选,确定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闻广播、北京音乐广播联合制作的《寻找二十四节气》为2022年第三季度北京市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寻找二十四节气》融媒体节目古人智慧沁润时人心田,促进节气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交融,彰显出中华民族的诗意气质和价值追求,有力弘扬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继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微信图片_20221124131831.jpg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其深厚的社会价值和长远的历史影响。基于此,《寻找二十四节气》跳出介绍节气自身的范畴,将视野扩展至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以时间为轴,聚焦岁月流转中社会习俗的演进与变迁,解码“二十四节气”所具有的人文意义。在大暑时借西瓜降温消热、在处暑时吃鸭子健脾化湿、在秋分时赏明月寄托情思,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遵循着自然节律变化。因时而动,既是对自然无上的推崇,也饱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易逝时光的珍惜。在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理念下,节目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现实生活的渐进式讲述,节气智慧传承不息的历史脉络也逐渐明晰,看似寻常的节气文化宣传从而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涵。

斗转星移,寒暑更替。“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自然节律变化,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并由此演化出囊括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经过漫长时间积淀,“二十四节气”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目以“寻”为引,翻开厚重历史书页,集纳历代文人墨客生发出的悠悠哲思,将中国先民与四时寒暑相消磨而来的智慧娓娓道来,在唤起听众情感共鸣之际,更散播下文化自信自觉的种子,使节气文化及相关习俗在岁月涤荡下进一步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丰盈人们的精神世界。“银锭品味烤肉时,数里红莲映碧池”,从小暑时节雨热同至到立秋时节余暑未消,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从赏荷采藕转变为通过吃烤肉来弥补“苦夏”带来的身体亏空。每期节目均着墨描绘不同时节下具象的生活场景,这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一份惬意生活指南,更能使日历中的简单数字附着上真实可感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之中促成人们对节气时令的联想和想象,加深人们的节气情结。

赏美景,品美食,代代相传的节气生活习惯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潮流所向,秋分时祭月,白露时登高,寒露时赏菊,其间流淌的是历久弥新的古都韵味和市民安享生活的闲情逸致。节目立足首都丰富文旅资源,发挥北京新闻广播、北京音乐广播联合制作的经验优势,在内容上聚焦带有北京本土特色的事物,拉近节目与听众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形式上则引经据典,以纤细笔触书写二十四节气的诗意情怀,强化节目内容的文化意味。“寒露篇”中提到“促织叫,懒妇惊”“蟋蟀在堂,岁聿其莫”,当蛐蛐儿开始鸣叫时,一年时光就到了岁暮阶段,天气转凉,警示人们应当开始准备过冬的衣物。这不仅显示出“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着指导作用,流传下来的谚语、诗歌更是人们自律惜时的最好证明。节目成功揭示出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激励人们自省自觉、珍惜时光,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勤劳质朴、契而不舍等美好品质。此外,节目在内容讲述时辅以舒缓灵动的音乐,营造静谧美好的氛围,优化节目听感,使听众得以暂时从步履匆忙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寻得片刻宁静,在心间升腾起对浪漫美好生活的期待,于寒暑更迭不休中捕捉到岁月流转的痕迹。

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知天而作”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也是节目关注的重点。《寻找二十四节气》聚焦首都产业经济发展,听取不同行业从业者的幸福心声,折射新时代发展成就,使节目极富现实意义。如“大暑篇”关注正在经历丰收喜悦的延庆香营乡的瓜农,详解延庆地区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助力打响“延庆西瓜”品牌知名度。“霜降篇”走进中国磨盘柿第一村——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介绍当地悠久的柿子种植历史,体现村民与自然共生的饮食文化和独特致富路径,凸显百姓幸福感与获得感。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5号院
邮编:101117
联系电话:010-55565513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信息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10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507号  京ICP备17053169号-3